上海国际喜剧节将继续推出更多高品质作品,看新喜剧如何赢得青年人芳心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在舞台剧《杂拌、折罗或沙拉》的欢笑声中,演艺大世界·2022第八届上海国际喜剧节近日落幕。本届喜剧节自开幕以来,59天、34台剧目,共计426场演出。逾9万观众在治愈开怀中走过2022年,于笑声中拥抱和憧憬新一年的到来。近年来,喜剧内容、形式和载体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表达欲越来越强的新一代观众,喜剧未来该去向何方?在今年喜剧节的高峰论坛上,专家围绕“全媒体时代新喜剧的演变、机遇和前景”把脉行业方向。
本土原创喜剧撑起一片天
虽然上海国际喜剧节有国际之名,但受到疫情影响,本届喜剧节由本土原创喜剧撑起一片天。闭幕舞台作品《杂拌、折罗或沙拉》,此前在各地演出期间就曾备受欢迎。该剧讲述了关于困与被困的境遇、环境与人心的碰撞。3个故事精巧细腻,和社会现实形成巧妙互文,金句频出,既有趣味又有思考,触动众多观众的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去年秋季热演的都市喜剧《宝兴里》,则聚齐了上海滑稽界老、中、青三代,融合脱口秀、话剧等多种喜剧形态,为上海市民讲述了一部笑中带泪的旧改搬迁故事。音乐剧《两个人的谋杀》把美式幽默和接地气的中国化改编结合起来,全程为观众呈现了一段爆笑又离奇的破案狂想曲。九乐堂的相声专场、亲子剧《地心游记》《敦煌奇妙夜》等,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喜剧形态的魅力。
今年是上海国际喜剧节在演艺大世界举办的第4年,展演剧目齐聚本土原创,公路喜剧、都市喜剧、海派滑稽、脱口秀、相声等喜剧类型交相辉映。让人感觉到喜剧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新喜剧将具备更多互动性
面对这种深刻的变化,喜剧的未来在哪里?塞尔维亚著名默剧演员Marko Stojanovic用“指尖恐惧”形容当前变化,“我们这一代愿意坐下来花几个小时看一场演出,而Z世代滑动的指尖常常只有三十秒或一分钟。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注意力战争’。”
基于这样的紧迫感,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虞杰认为,院团需要创作具有更深入的沉浸度、更多的互动性,让观众能够深层次参与喜剧。“和我们一起玩,可能是喜剧的一个主要方向。这需要从业人员打开想象力。”“新喜剧要覆盖更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宗旨就是希望能搭建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让更多高品质、新视野的喜剧作品能够和观众见面,让更多关乎喜剧发展的观点能交流互鉴,推动整个行业持续发展。”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说,“喜剧节已经举办八年,未来我们能依托演艺大世界剧院群和演艺资源,孵化喜剧新作、引领喜剧潮流,创新喜剧生态,也让更多年轻人在其中发现和展现自我。”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