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上新,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感受红色基因和新苏作的梦幻交融
2023-01-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用盘金绣绣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江苏省非遗漳缎的织造技艺再创作的毛泽东手书诗词《七律·长征》、展现花韵诗意的单面绣《中国梦》……踏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红色基因和新苏作的梦幻交融感扑面而来。

新春之际,新展上新。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 “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展览昨起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展出,展期至2月19日。

 ◇ 众多展品反映党史党中央重大决策 ◇ 

苏州手工艺作品自宋元以来,因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典雅而日趋精巧。明清两代,世人谈及织绣、雕刻、笺纸、装潢等,往往以“苏作”为冠。新中国成立后,“苏作”不断谋求创新,其中很多作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进行主题创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遴选苏州手工艺作品中的优秀代表,分为“飞针引绮彩”“玲珑夺天工”“匠心记华年”三个部分,通过50余件经典苏作手工艺品梳理百年苏作文脉,立体呈现苏作艺术成就,彰显中华传统艺术之美。其中,众多展品突出反映了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重大决策、各领域重大标志性事件、各时期各阶层代表性人物,注重从不同层面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飞针引绮彩”通过近20件织绣作品集中展示苏绣艺术成就,涵盖盘金绣、打籽绣、乱针绣、单面绣、双面绣等多个类别。苏作织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工艺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使作品拥有绣工精细,配色秀雅,针法丰富等特征,创造出属于布帛艺术的视觉盛宴。

大红织布为底,金丝捻线绣制而成,盘金绣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气势夺目,再现了毛泽东在1930年提出的这句名言。文字一笔一画皆用金丝捻线绣制而成,金红对比强烈,艳丽夺目。

一幅《黑猫·白猫》的乱针绣作品讲述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思想路线的改变,“白猫黑猫论”成为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作品将一根丝线劈成二十四丝来进行镶色和衬光,通过冷暖色调的变化和虚实手法的运用,将猫的眼睛绣得活灵活现。

“玲珑夺天工”主要表现苏作雕刻工艺,共计展出近20件苏工雕刻作品,包括象牙雕、核桃雕、牛角雕、玉雕、木雕、石刻等多种类别。作品不仅注重形象刻画,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以诗书画印一体为主要结构形式,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匠心记华年”则展示了苏作技艺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影响,通过金银器、仿古铜器、桃花坞木版年画、剪纸、蟋蟀盆等作品呈现苏作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传递高雅的意境与情怀。

 ◇ 石库门里还能品味苏式过年趣味 ◇ 

除了展品,展陈设计也颇具匠心。展览在形式设计上紧扣主题,注重苏作技艺的表达话语和氛围营造。展头通过电子屏滚动放映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将观众的记忆拉回到苏作技艺最繁盛的年代。背景框架以苏州木梁古建筑为结构基础,展示中国传统技艺在现代的表达形态。与此同时,展览特意选取了中国传统主题色调,以明清古画和竹影青石为背景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空间意境,细节上重视展示苏作技艺的精致典雅。

值此新春之际,展览里还特意遴选里过年主题的展品,并设置了新年打卡等场景,将新春元素融入设计细节中。展厅二楼中心柜的一件玉雕作品即命名为“过年”,手工匠人采用天然翡翠,以圆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制作,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孩童点爆竹、拱手作揖拜年的情景。名为“春暖花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则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

除了年味展品之外,展览设计中的走马灯、大红春联、苏式家具等场景同样不容错过,在细微处烘托出的过年喜庆热闹的氛围,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品味到苏式过年趣味。而在展览入口处的一部定制小货车上,观众朋友们还可以挑选到玲琅满目的一大文创和苏州博物馆的文创,将美好的回忆和祝福带回家。记者看到,新春之际,中共一大纪念馆虚拟形象“库宝”和“德妹”已换上兔年新装,苏博的“瓶安”系列冰箱贴、小辰光的粽子糖零钱包等,全都十分惹人喜爱。

“展览促成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元素的内在交融、交相辉映。”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谢晓婷说,为了更契合红色革命场馆的主题,展览更换了部分展品,将红色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与江南文化的传承、海派文化的展示相结合,这条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实践路径,将更好推动“三大文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在促进长三角文博协同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探索,伟大建党精神巡展密集走进长三角地区,馆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也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