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探寻“满天星斗”中最灿烂的星
2023-01-25 上海

上海博物馆团队致力于研究长江下游早期文明。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中,上海博物馆对上海福泉山遗址的长达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不仅将上海的文明史一下子推到了6000年前,也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长度的推断的得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从青浦金山坟等遗址的考古,到从去年开始举办“何以中国”系列展览,上海博物馆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积极参与者。就此,副馆长陈杰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

福泉山遗址总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但每次发掘也就几百平方米,“实际上我们的发掘对于一个遗址来讲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有通过常年不间断的努力工作,才能逐渐了解其更多的文化内涵。”

上海博物馆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积极参与者。陈杰副馆长告诉青年报记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于2001年,在2002年上海博物馆就专门召开了一个“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其实,对于中华早期文明的探寻一直是上博考古工作的重点课题,对于上海福泉山遗址的持续发掘研究就是一个例证。

陈杰介绍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博就开始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当年的考古发掘,发现“福泉山土墩”实际上是早期人工堆筑的墓地,特别是在墓地中发现了一批良渚文化时期权贵墓葬。对于这种人工堆筑成高台墓地的形式,当时的专家将其称为“土筑金字塔”。福泉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为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同类型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之后,浙江省良渚遗址陆续发现了反山墓地和瑶山墓地等,开启了关于良渚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可以说,上博对福泉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认识中国早期文明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之后,上博又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陈杰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工作为基础,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发展、形成及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主要聚焦于都邑性遗址(也就是古代大城市)或中心性聚落。前者如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陕西的石峁遗址等,上海福泉山遗址则属于区域中心性聚落的代表。陈杰说,考古学者对一个遗址的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说福泉山遗址,这个遗址的总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但每次发掘也就几百平方米,“实际上我们的发掘对于一个遗址来讲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有通过常年不间断的努力工作,才能逐渐了解其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之后,上博对福泉山遗址的发掘又有很多重要的成果。陈杰说,2010年他们在距离福泉山遗址250米的一个叫吴家场的地方就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的高等级权贵墓地,出土了大量玉器和象牙权杖等。同时他们还发现,整个遗址的聚落很复杂,不仅有高等级墓葬,也有一般的墓葬。这些都可以反映在当时社会的一种礼仪制度,也可以反映社会分化或者社会阶层的一个情况。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

“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考古实证证实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2019年良渚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文化活跃于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以良渚遗址为代表,它被认为是东亚最早的国家形态。“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证。”陈杰说。

陈杰表示,上海地区的考古发现了比良渚时代更早的文化,比如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以上海地区崧泽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前身,大约距今5800年前到5300年,这一时期已经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了大型的中心性聚落,呈现出早期文明萌芽。所以现在说中华文明史有“5000多年”,上海的考古发现是提供了重要证据的。

除了福泉山遗址,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始之后,上博还对奉贤区的柘林遗址和青浦金山坟遗址等进行了考古发掘。陈杰介绍说,柘林遗址是古代海岸线上的一个良渚文化聚落。聚落的规模较小,与福泉山遗址相比有一定的等级差别,它为人们认识良渚社会整体情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柘林遗址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不少玉器,比如玉锥形器和玉镯之类,反映了良渚社会整体经济水平较高的状况。而且在柘林墓地中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别于传统良渚文化墓向,柘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大多为东西方向的。或许就是因为遗址临近大海,所以在葬俗上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考古学家苏秉琦老先生曾将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形容成‘满天星斗’,那么我觉得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就是满天星斗中最灿烂的那一颗。”

上海博物馆去年启动的“何以中国”系列展览就是想借助博物馆的平台,引导公众走近考古,让人们了解整个中华文明从它的起源、形成到发展的过程。

“何以中国”的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聚焦的是夏商周文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地下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根据河南地区考古发现所展现的夏商周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形成的关键阶段。

陈杰说,中华文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元一体的。如果说“宅兹中国”展聚焦夏商周,而当时国家的形态已经比较成熟,那么今年计划举行的“何以中国”的第二个展览就是一个关于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会从崧泽文化讲到良渚文化,距今5000多年到4000多年,一共1500年的发展历程。比夏商周还要早。在陈杰看来,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考古学家苏秉琦老先生曾将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形容成‘满天星斗’,那么我觉得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就是满天星斗中最灿烂的那一颗。”

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向北,在陕西石峁遗址都发现过良渚文化的遗物,向南,岭南地区的石峡文化就显然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陈杰说,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影响范围非常大,这种影响通过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融入到包括夏商周甚至更往后的文化当中。

陈杰透露,“何以中国”的展览有一个系统的计划,目前已在商讨筹划后续展览,希望公众通过中国考古学的成果,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