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门口”的咖啡馆里,有位特别的青年主理人
2023-02-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

春节假期后,虹古路427弄口的鲜花咖啡生活馆恢复了营业。这家“小而美”的咖啡馆既是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也是社区青年“家门口”的社交空间。走进咖啡馆,主理人俞伟会微笑着将咖啡送到桌边,向客人颔首,无声友好的交流,只因为他是一名听障咖啡师。

俞伟在这里实现了创业梦,目前他在筹备线上外卖平台,也在设计结合咖啡与花艺的活动,想打造一家能与社区产生更多链接的社区咖啡店。

  // 咖啡香四溢的社区空间 //  

听了邻居的安利,李小姐将年后的朋友小聚约在了虹古路427弄口的ONELIFE咖啡馆。虹古路427弄是一条300多米的通道,紧邻虹旭居民区,经历社区更新改造,几个月前才变身成“虹旭乐邻坊·中环无忧谷”公共社区空间,这里不仅有老年人日间照料间、长者助餐食堂,为了给社区青年打造休闲空间,路口设了一家布置清新、香气四溢的党建鲜花咖啡生活馆。

李小姐和朋友走进这家占地60多平方米咖啡馆,桌上、点单台上摆着鲜花,两侧面窗放置了近十把高脚座椅,单人座位设计为青年提供了独处空间,中间长桌能围坐8人,提供了交谈空间。这里提供拿铁、澳白、卡布基诺等咖啡,都用粉笔写在了点单处的黑板上,春节后不仅推出了巴拿马产的日晒瑰夏的咖啡新品,还推出了自带杯立减五元的活动。李小姐和朋友尝试了新品,选择坐在面窗座位,“窗对面就是热门打卡的中环隔音板彩虹墙,看着亮丽的色彩,喝咖啡的心情更好了。”

李小姐也发现咖啡馆主理人俞伟的与众不同,顾客有具体需求时,主理人会点开手机中的语音文字转换器进行交流,他是一名听障青年。

  // 因为妻子而学习咖啡制作 //  

俞伟是一名技艺达人,在学咖啡制作前,他会竹刻,也会花艺。2015年,俞伟在朋友的介绍下前往嘉定区阳光工坊学习竹刻手艺。由于竹子的构造较为特殊,且有特定生长形成的弧度,竹筠只有不到0.1毫米的厚度,所以竹刻和其它材料的雕刻工艺完全不一样,其雕刻难度也比普通木雕、石雕更大。跟着老师的教学,俞伟一遍遍练习操刀、描稿、切边、铲底,关于竹刻的每一个细节,俞伟都铭记于心。两年后,他就获得了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竹刻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花艺是俞伟另一个兴趣。2018年,俞伟开始接触花艺,用一把剪刀、一块花泥、一束花材创造一方美的天地。参加花艺比赛时,俞伟是为数不多的男选手,但他果敢麻利,手起刀落,比较擅长对空间和色彩的把控。他觉得,花艺能丰富他对美学的认知,“花艺还可以与竹刻完美结合,比如可以根据花艺形态来描绘、设计竹刻图案。”因为这一兴趣,他还在花店当了三年的花艺师。

咖啡制作则是俞伟近几年新学的手艺,因为妻子对咖啡的钟爱,他就想学做咖啡,妻子想喝咖啡时,他随时可以做。

由于是听障人士,俞伟在学习咖啡制作的过程中比一般人遇到了更多的困难,比如听不到打奶泡的声音,他需要靠眼睛看来判断奶泡是否完成,刚开始看不准确失败了好多次。而咖啡制作最大的挑战无疑是拉花,一些如天鹅、狮子、兔子等复杂图案,俞伟学了很久。

咖啡馆是去年12月17日正式对外营业的,当时他为居民制作咖啡时,加上了心形拉花,“爱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而不是挂在嘴边。虽然我是听障人士,也希望能够帮助别人,传递爱心。”

  // 咖啡馆内融入花艺之美 //  

“生活需要靠自己努力、自己打拼。”这是俞伟一直坚信的准则,所以他不断学习技能,是咖啡师,也是花艺师、雕刻师。如今又成为了咖啡馆的主理人,让他兴奋又紧张,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俞伟的咖啡馆里不缺点缀美的鲜花,就连开业当天的大麦花篮都是他自己购置了大麦及配材进行捆扎,他还不定期引进向日葵、百合、玫瑰等鲜花,将咖啡馆装扮一新,在这里飘逸着咖啡香和花香。

春节休息期间,俞伟就寻思着如何将花艺和咖啡相结合。这次趁着即将到来的情人节,俞伟打算推出“捧在手中 甜在心中”花艺体验课,在ONELIFE咖啡馆里制作一个19朵卡布奇诺抱抱桶花束,还能喝上一杯卡布奇诺。

咖啡馆紧邻虹旭居民区,考虑到便民服务,俞伟还会继续开展试运营时的8元自助售卖鲜花服务,“目前咖啡馆人气还不错,周边居民来得挺多的,线上外卖也正在筹备中。新的一年里,线上、线下一起努力,我还会结合花艺设计更多的活动,打造一家与社区产生更多链接的社区咖啡店。”通过语音文字转换器,俞伟如此表示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