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淮建团70周年演出季启动,青年演员逐渐站到了舞台中央
2023-02-1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2023年正值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为此剧团重磅推出“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演出季”。演出季分为春晖、盛夏、秋实、冬韵四个系列,将在一年内陆续为观众们呈献青年演员武戏专场以及一批骨子老戏。这也是经典淮剧的一次集中展示,戏迷有眼福了。

 // 经典剧目都到齐了 // 

记者了解到,此次“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演出季”主要展示上淮70年的发展历程,所以发展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都会一一呈现。

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淮剧团,早年创排有《蓝桥会》《女审》《三女抢板》《水漫泗洲》《党的女儿》《白蛇传》《哑女告状》《海港的早晨》等一批经典剧目。改革开放后,戏曲面临着转型的困境。上世纪九十年代,由罗怀臻编剧,郭小男导演,何双林、梁伟平领衔主演的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问世,轰动一时,这标志着一种“新型戏曲”的诞生。近年来,无论是《武训先生》等原创剧目,或是《女审》《琵琶寿》等改编复排剧目,皆获业内好评与观众称赞。

此次以“繁花四时”为主题的团庆70周年演出季,这些里程碑式的作品都聚齐了。3月13日至16日将开启“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该系列将分别为观众呈现青年演员武戏专场、淮剧《赵五娘》《水漫泗洲》。5月将迎来“团庆70周年演出季——盛夏”,剧团将带来团庆70周年晚会,荟萃经典唱段,汇聚淮剧明星。不仅如此,还将于5月23日上演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

9月“团庆70周年演出季——秋实”剧团将呈现多出原创新戏如近些年口碑和观众缘俱佳的淮剧《寒梅》《闯上海》《浦东人家》,既有家国情怀的满腔热血,亦有儿女情长的家长里短;在11月,“团庆70周年演出季——冬韵”演出里,将汇集名家版的《琵琶寿》《牙痕记》等传统经典大戏,以精彩的剧目带领观众感受剧团多年来在剧目方面的守正创新。

 // 青年演员逐渐挑起了大梁 // 

上海淮剧团历来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2017年,上海淮剧团建立了“淮剧学馆制”,由淮剧名家亲自示范,进行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并提出“五年规划”,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增强舞台实践力,并培养他们“挑大戏、担重任”的素养与能力。一批戏曲学院毕业的青年演员,通过剧团的“回炉再造”,水准有了大幅度提高。2017年青年人推出全本淮剧《白蛇传》、2018年呈现淮剧经典《王宝钏》、2019年移植排演淮剧《杨门女将》、2020年全新打造淮剧《赵五娘》,2021年到2022年复排上演《水漫泗洲》。而这次团庆70周年演出季,上淮的青年演员们也逐渐站到了舞台中央,挑起了大梁。

此次“春晖”系列演出,剧团将于3月13日推出青年演员武戏专场。陈荣荣、马震宇、钱薇、张佳浩将分别上演淮剧《扈家庄》《杀四门》《昭君出塞》《螺丝峪》。这四折戏皆以武戏为主,对于青年演员而言,充满了挑战。为了保障体力、保证表演,自新年开工,他们便投入到排练当中,一遍遍反复训练,确保舞台上动作的万无一失,演出的精彩呈现。

3月15日,顾芯瑜、陆晓龙将演绎淮剧《赵五娘》,3月16日,顾芯瑜、王俊杰联手上演淮剧《水漫泗洲》。两出剧目皆采用了“以老带新”的演员阵容,既保留了淮剧表演和唱腔的原汁原味,也融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在舞台呈现等方面作出了精细化、现代化的调整与改变。此次再度演出,不仅是在这一重要的日子里带领观众回溯淮剧经典,也是对于青年演员在戏曲演绎、角色把握成熟度上的一次综合大考。3月“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是青年演员综合实力的一次展现,也是剧团近年来在青年演员培养成果上的一次检视。

据悉,为了回馈观众一直以来对上海淮剧团的陪伴与支持,剧团将于2月7日开启“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早鸟票限时福利,三场演出“打包”售票,给予戏迷们最大优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