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躺进旧时光里的重生
2023-02-12 生活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我们现在谈论北外滩时,联想到的是她错落的天际线,以及充满年代感的码头和老建筑。可曾想过二十几年前的北外滩,还是以石库门老房子为主的片区,楼高28层的远洋宾馆在其间显得鹤立鸡群,而现在,320米高的白玉兰广场摘下“浦西第一高楼”的桂冠。

在北外滩众多建筑中,上海百联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联资控”)改建了两栋风格迥然不同的老建筑——杨树浦路61号和147号。此次探访我们将走进杨树浦路61号永兴仓库,在这栋曾经的“远东第一库”感受历史的延绵不绝,以及穿越旧时光的重生。

多个艺术空间分布于改造后的老建筑内,“远东第一梯”也变身为展览空间。 本文摄影 青年报记者 冷梅

  翻开历史,曾经的“远东之最”  

说到“远东第一”这四个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苏州河畔上海邮政博物馆的远东第一厅?是长阳路上的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还是远东第一公寓河滨大楼?抑或是远东第一大饭店浦江饭店?

上海的远东第一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让人很难第一时间想到“远东第一库”永兴仓库。这座老建筑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能给人万般惊喜。

上海开埠后,在黄浦江边修了一系列沿江马路,杨树浦路因通到杨树浦而得名。这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百年工业之路,沿路北侧为住宅区,有新康里、华忻坊等26条旧式里弄,南侧为工厂区,有毛条厂、毛纺厂、丝织厂、船厂、发电厂、煤气厂、水厂、化工厂、制皂厂等40多家大中型工厂。150年前,工人们每天穿过杨树浦路到工厂去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对面的居民区,“南厂北住”的杨树浦路由于最早拥有完善的市政配套管网,被誉为“沪东第一路”。

杨树浦路61号项目原为永兴仓库,是一幢高22.6米的六层楼仓库建筑,占地面积62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362平方米。该仓库大楼有如此庞大的建筑体量,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伫立在杨树浦路、惠民路及汇山码头之间的航运要冲,区位十分优越。

永兴仓库是上海仓储业中最有名的仓库之一。1929年,康益洋行先在倍开尔路(今惠民路36号)上建造了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仓库,从事货栈仓储业务,该仓库位于虹口、杨浦交界,是上海早期工业、贸易、航运业最集中的地段。

为了满足进货需求,扩大仓储业务,1935年康益洋行又以衔接的方式在南侧再建一幢六层钢筋混凝土仓库,使仓库总面积达3427平方米,为同类仓库之最。整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两部由美国奥的斯公司设计制造的8吨载重货运电梯。卡车可驶入电梯轿厢,经运载货车自如到达各楼层,最早实现了“门到门”的货运方式,故而享有“远东第一流设备仓库”之美誉。

150年前的故事早已泯灭在历史的洪流中,随着城市更新的时代浪潮袭来,以百联资控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对这些工业老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重构这条百年工业之路的肌理与气质。

  走向未来,与时光的融合蜕变  

城市发展是一种积累,呈现出“底片叠加”的效果,它会反映出过去的影像,而非将过去一笔抹杀。老建筑恰恰是凝固过去影像、文化的载体,在保留与改造间寻找平衡之道,也是破局之道。

百空间永兴仓库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老仓库的空间格局和形态轮廓已形成历史记忆,尊重历史、保护原建筑主要的内部空间格局和建筑群体的造型成为工作重点。项目通过价值评估,设计师以激活老仓库为目标,采用了部分保护、部分更新的策略,在保证新功能使用的同时,兼顾保存历史记忆,使城市历史减少断层,延续发展。

建筑外观修缮主要针对外立面主体,采用黄色水泥砂浆进行粉刷,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外门窗恢复钢门窗形制,采用黑色油漆。窗台、勒脚、檐口和窗间装饰线条采用和黄色水泥色调接近的水刷石饰面。

室内空间保护了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原先的办公空间被重新划分,用于金融产业办公、特色商业和多个艺术空间。办公空间采取简约的设计格调,体现原有建筑质感。商业空间内增加共享空间、公共空间,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空间上增加视觉层次感。

改造设计解决了老建筑的采光短板。

永兴仓库的设计风格主题定位为“与时光的融合蜕变”。设计师认为,原建筑在时间轨迹的冲刷下,其巴洛克建筑风格有所侵蚀,所以现在除了需要保持原有建筑质感以外,还要在设计中加入现代艺术手法,在过去与现在的历史碰撞中再赋予装饰面新的使命和活力,引起人们探询历史的兴趣。于是,室内装饰色调以白色、高级灰为主基调,加入“光”元素来解决建筑本身采光性的短板,突出“历史”面和结构柱该有的形态和质感。

如今,远观杨树浦路61号,你会惊喜地看到这栋组合建筑通过两个透明连廊连接,形成了奇妙的建筑样态。天气晴朗时,天光经由连廊以及第一梯的透光设计,让整栋建筑拥有了“会呼吸”的敞亮。

点睛之笔还在于,载重8吨的“远东第一梯”作为观光电梯,被长久地保留在这座大楼内部,电梯轿厢变身为艺术展览空间,呈现出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这部工业遗存“远东第一梯”见证了杨树浦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而内部公共空间凸显简约之美,一步一景,大开大合间也让建筑拥有多处留白。

新旧成为互文,变身历史的佐证。在这里,新型的办公电梯快捷地匀速上下,其间各个办公空间错落有致,又不失情趣,更在老建筑的肌理之下提升了现代办公空间的运能与系统效率,进一步发挥着北外滩的全新功能定位。从历史走向今天,然后跃入未来,不禁让人恍然领悟: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已不仅仅局限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与经济复兴重任在身。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