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居民复刻“弄堂辰光”,这场市集寻找睦邻新思路,传递邻里爱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小红书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中提到了“近邻升温”这一新趋势。如何打造和谐的睦邻关系,天平社区走出了新路线。
癸卯兔年元宵节刚过,修葺一新的永嘉路309号嘉澜庭口袋公园又迎来熙攘人群。2月10日至12日,为期三天的首场市集让周边白领和居民重温“弄堂辰光”。
嘉澜庭曾经是一片“小梁薄板”,经城市更新成为“口袋公园”,其设计更拿下了国际奖项。如今,在这里举行的兔年首场市集,附近的居民白领写下爱的故事、在“舅舅(旧旧)书屋”里交换旧书、逛起复古集市。记者了解到,负责这次市集的主理人更是从小就住在这里的青年“原住民”。
== 设计师和古着收藏家为社区带去烟火气 ==
在衡复风貌区,口袋公园举办的各类市集活动早已收获了一大批拥趸,除了下班后、双休日特意赶来的白领文青,隔壁百年弄堂慎成里的居民更是“近水楼台”。2023年元旦伊始,当得知男女老少都盼着恢复口袋公园的烟火气后,天平路街道精心策划,以兔年首场市集为契机,聚焦社区重点人群及需求,启动“红蕴天平·弄堂辰光”便民服务体系,培育和构建社区便民服务的公益生态圈。
经嘉澜庭协管方“口袋咖啡”的推荐,慎成里居民花青有幸担纲本次市集的主理人。一身牛仔潮人装扮的他很吸睛,不少阿姨妈妈频频对着他举起手机。“我从小生活在这个街区,小时候经常从前弄堂跑到后弄堂,我一直有个梦想,跟好朋友们一起复刻童年的‘弄堂辰光’,今天我邀请了30多位个人设计师和古着收藏家来玩,邻居们都希望能尽早看到嘉澜庭的往日繁华。”
主办方还安排了很多隐藏的小惊喜。比如,因临近情人节,特别在市集入口处设置“爱的窗口”,情侣、夫妻、左邻右舍在卡纸上写下自己的故事和祝福。记者看到,绳子上已经吊起了许多小卡片,只言片语,每个都是一个mini爱情故事。
“从小青梅竹马,一起去农村,婚姻40年,不管生活多么不易,我们携手共进”
“他和我像一只鳄梨和一只鱼头的婚姻,莫名其妙的组合充斥着光怪陆离的想象……两年前的古月市集让两个灵魂相识,是一场爱情和两个品牌生长的起点”
“生活是单行道,你就会走在我前面,让我可以时时看见你;生活是双行道,你就会默默牵着我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不让我走丢”……
现场,越来越多的人驻足写下自己的“love story”,获赠一枝玫瑰花,满满的爱意在社区传递。
市集最中心的摊位,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公益摊位——天平街道配送的便民服务,涵盖小家电维修、量血压、测血糖、手机贴膜、衣服缝补等,前来体验的居民络绎不绝。
== 打造和睦相邻关系,创建美丽家园 ==
在一辆墨绿色的木质小车前,女孩子们逗留的时间最长,她们轻声念出它的名字——“舅舅(旧旧)书屋”;而在她们身后,闲趣旧物百货商店“开张了”。花青介绍说,“图书漂流”和“旧物交换”这几年很火,在天平街道的引导下,他也想把这个环保理念真正带进社区,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写下推荐语,助它觅到下一个“有缘人”;整理闲置的生活用品与邻居们“物物交换”,探索不花钱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和睦相邻关系、创建美丽家园的新思路。
本次便民市集主打复古文化,所有摊主都穿上了礼帽、“奶奶风”毛衣、小圆头皮鞋盛装出席。下午四点,衣服缝补团队的到来引发了一阵“追星热”,身着长衫马褂、手提皮箱的“宁波爷叔”吕方氛围感十足。“我与天平特别有缘,从1992年就在天平街道康平路203弄开裁缝店的,本人的身份是红帮裁缝。”当天,吕方不仅带来6人裁缝团队,还带来熨斗、皮尺、缝纫机等老物件。他让小孩子体验老式缝纫机、打绳结,留下了一组“老上海”风情照。
夜幕降临,口袋公园的露天电影悄然登场。两部老电影《火树银花》《街角的商店》依旧是爱的主题。放映机投射出的白光刚刚亮起,紧邻公园的慎成里二楼的窗户被推开了,戴着绒线帽的老伯伯出现在窗口,饶有兴趣地在“制高点”观影。
嘉澜庭曾经是一片“小梁薄板”,经城市更新成为“口袋公园”,获得了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颁发的“社会与文化”建筑类金奖第一名和“社会责任奖”特别奖,生动体现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现如今,嘉澜庭不仅成为融合艺术、人文、休闲、餐饮、宠物的跨界生活美学公园,更是慎成里居民的“公共会客厅”“家门口好去处”,激发了居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卯年新春,天平路街道在此正式启动“红蕴天平·弄堂辰光”便民服务月系列活动,把衡复风貌感和居民烟火气相结合,打造内容丰富、辐射性强的便民服务矩阵,整体带动辖区基层治理能级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