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深巷里藏着一部笔墨春秋
2023-02-19 生活

墨香氤氲不散,非遗文化在这里继续传承。 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福州路凝聚着上海的文化记忆,而这段记忆里最浓墨重彩的镜头之一,便是书法教育家李天马先生为周虎臣笔庄写的对联,笔庄左右两根朱漆立柱上,是笔力遒劲的大字:“入木三分传笔阵,良工四美誉书林”。如今,福州路要整体改造,这两根柱子也被搬离了福州路。不久前,记者赴杨浦区采访非遗项目,在军工路的一个文创园中邂逅了李天马老师的这件墨宝。

  浓淡深浅总关情  

虽然有导航,但找到这家笔墨博物馆还是费了一番周折。军工路沿线道路正在施工,从大马路转进一条破旧小巷,一直开到巷尾,才看到一片翻新的红砖老建筑。从过街楼左转到底,仿石库门门头上,“笔墨宫坊”四个字赫然在目,大门边的铜牌上镌刻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字样。这里,就是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一座书写和展示了文房四宝中笔墨二宝近代历史的艺术宝库。与记者报道过的所有博物馆都不同的是,这是一座活的展示中心,曹素功的墨、周虎臣的笔,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的方式生产,运往全国各地。

走进大厅,浅色的环境宁静优雅,无处不在的水墨印迹彰显了主题,走下两格台阶,仿佛走进了砚池中,中间的柱子恰似一根正在砚池里磨动的墨锭,人在砚中,也仿佛在画中。

如果说,一楼是一幅抒情水墨画,那二楼就是一幅叙事长卷。穿过绘着小墨点吉祥物的序厅,就看到了令人震撼的场景。墙面上,以《永乐大典》的制墨全图为蓝本,将曹素功制墨全过程详细分解,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一块值得珍藏的好墨是如何诞生的。

黑色的墨,炭黑是它的灵魂,古人用收集桐油灯烟灰的方法获得极为细腻的炭末。沿着走廊慢慢走,墙上实物展示着制作一锭上好的墨所需要的名贵原料:动物胶、麝香、金箔、珍珠、丁香……

转过身,走廊上是长长的窗,窗户里,安放着制作墨锭的设备,原来,二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陈列展示空间,事实上,它是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的车间。走廊的墙壁被打开,你亲眼目睹一锭墨百打千锤,然后搓墨、定型、修边,最后花半年的时间在一个恒温恒湿的空间晾干,来到描金车间。整个过程没有机器轰鸣,没有热火朝天,静悄悄的场景背后,是工人们一年365天单调重复的劳动。描金车间是最安静的,师傅们一个个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用金漆描画着墨锭上的字样。

如果你能在这个空间流连,待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用心体会车间里那种静谧的氛围、师傅们虔诚的工作态度,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曹素功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书画用墨的佼佼者。

在三楼陈列馆,入口处陈列的御用墨精美绝伦,夺人眼球,但最让人动容的,是排成一列的黄山三十六景墨。墙上的动画演绎着曹素功的先人如何为了制作这套墨,勘遍黄山奇峰,最终成墨,三十六锭墨合在一起,便是黄山著名的三十六景。正是有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曹素功才成为中国墨的代名词。

  谁执此笔写华章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自1996年周虎臣和曹素功两家公司合并之后,这里便有了其中之二。和制墨一样,周虎臣的笔依然是手工制作。二楼走廊墙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原料毛和手工制笔的工具,按顺序参观,一支笔的制作过程就很清晰地展开在观众面前。

与墨锭的陈列区一样,毛笔的陈列也照旧从皇家御用开始,康熙六十寿诞贡笔、精美绝伦的乾隆御制笔,都是周虎臣的重要成果。不过,对于周虎臣来说,皇家的需求和其他笔墨大家的需求没有什么不同,许多大家对所用之笔有着自己的要求,周虎臣不断吸取这些要求,开发出了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毛笔。李天马先生特意给笔庄写信,信中提到“宝号制成新品送来试用,请提意见。具见虚心求精,力争上游”。这位书法教育家有感于周虎臣的精神,特意为他们书写了一副对联:“入木三分传笔阵,良工四美誉书林”。如今,这副楹联从福州路被搬到了这里,延续着中国的书写传奇。

毛笔展厅中,赵朴初先生的一封信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这位书坛大家表达了求笔二十载,最后在周虎臣觅得一支心仪之笔的欣喜。其实,并不只是赵朴初先生,周虎臣提供的毛笔,大概书写了中国书坛、画坛的半壁江山。

展厅中有名人墙,周虎臣的工作人员很有心,他们将当年制作出来并被文豪巨匠使用过的毛笔一一收集起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不同的书画家使用的不同的笔,以及他们和周虎臣笔庄的渊源。

这些名人中,仅书画界就有王个簃、沈尹默、胡问遂、吴湖帆、李可染、吴昌硕、张大千等等。

一支支毛笔,一个个名字,对于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来说,不仅仅是历史,也是鞭策,是“驰名五洲地,创业二百年”的初心所在。

  此地犹留笔墨香  

走进这座“笔墨宫坊”,有几个镜头是观众们一定记得要留意的。

从园区弄堂走进大门,你一定会闻到一点别样的味道,喜爱书画的人一定知道,那是他们非常熟悉的墨香。这一缕墨香会伴随你一路参观,渐渐地越来越浓烈。

参观完二楼车间,你会看到一扇巨大的玻璃窗户,里面是顶着天花板的储藏格,那是公司最有价值的宝库,这里,珍藏着从明代以来的墨模。

公司副总经理魏雯告诉记者,由于种种原因,笔墨公司曾一度陷入困境,经营亏损,厂房失修,墨模破损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启动了对非遗墨模的抢救和保护工作,2013年启动厂房改建,2015年,专门举行了曹素功传世墨模抢救整理工程专家讨论会,2016年,公司再次举行专家讨论会,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书画大家高式熊、复旦大学教授陈刚等一批专家学者一起出谋划策,讨论修改和制定了曹素功传世墨模拓片标准。

这些努力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在这座墨模宝库里,存放着从明清到今天共六个时期近万副传世墨模,成为制墨业界保存的墨模历史最久远、数量最多的一家制墨公司。

而另一个镜头则是展厅中的一幅文字,这是保存了一百多年的曹素功推介信。西方文化东渐,现代工业原料进入中国,很多墨厂为了降低成本,不用烟灰而改用炭黑之时,唯有曹素功还坚持传统。他们的苦心感动了学界,王一亭先生撰写了曹素功推介文,55位政界、学界的大腕纷纷签名以示对曹素功的认可与支持。三楼陈列的这份卷牍的原件上,我们看到了诸多熟悉的名字: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马相伯、张充仁、谢稚柳、吴湖帆……

在二楼,对应着车间里的制作内容,还设置了很多体验互动区域,人们可以在匠人的带领下进行搓胚、揉胚、手抓成墨,也可以学习描金,刷墨、拌金粉、填描,打造一块独一无二的墨宝。此时,本来似乎相距很远的非遗技艺一下跟我们零距离,成为我们生活中可以触摸得到的存在。

此时,你一定会觉得进大门时闻到的那缕墨香氤氲不散,许多以前只在书本上出现的名字在这里栩栩如生,而赋予这些图片和实物以生命的,是这里兢兢业业的制墨和制笔的人们。

展厅出口处有一块被他们誉为“镇馆之宝”的大墨锭,这块墨锭不是平常的方块,而是一个硕大的墨如意。魏雯说,这块异形墨翘起的如意头,是制墨师傅每天用手推一点,推了一年才推成的。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