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在这个最美河景会客厅里,年轻人与原住民一起共创老大楼新传奇
2023-02-2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我今年读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时候妈妈带我来这里参加活动,才知道原来我们楼里其实也有不少小朋友的,现在放学后,我们经常一起玩儿,真开心!”“我们老年人醒来得比较早,喜欢早上先来这里坐坐,和楼里的老朋友们聊聊天,然后在这里吃好助老餐后再回去睡一个午觉,老舒服的。”

被这些居民所津津乐道的“这里”,正是位于坐拥“一江一河”双重水景的河滨大楼的河滨会客厅。这间还处于试运行的会客厅在这个月迎来了好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的摄影展览、第一次的元宵联欢、第一次的文化沙龙……一个“窗外是风景,窗里是故事 ”的会客厅正在慢慢形成。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参与到会客厅的建设中,与原住民们一起共创这座老大楼的新传奇。

不断寻找“最大公约数”

  让居民在会客厅里有所乐、有所获  

穿过河滨大楼狭长的走廊,踱步到会客厅门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将近有400平方米的空间是由2套房子里的5个房间打通而成的,之前是居委会的办公室,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集议事、会客、办公、阅读、休闲等场景于一身的多功能社区综合体。站在会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苏州河,远眺黄浦江,将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和陆家嘴金融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难怪,许多居民都自豪地称这里是河滨“最美”会客厅。

一入门,只见几幅巨大的肖像摄影作品点缀在客厅的两旁,格外惹眼。原来,那是前年搬入河滨大楼的80后海归视觉艺术家叶子乐的作品:“河滨肖像——一代人就是一个时代1930-2021”,照片中的人物,都是住在河滨大楼的居民。“当时小叶搬入河滨大楼后,发现原来河滨大楼的精彩不光是它的建筑和历史,还有它的住户和现在,于是就决定为邻居们拍摄一组肖像,呈现他/她在河滨大楼的真实生活和人生经历。” 北外滩街道南天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杰介绍道,“小叶在和我介绍这个项目构思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好,是一种非常鲜活,充满创意地说好河滨大楼故事的方式,当即就邀约他可以将部分作品展示在当时还在筹建中的会客厅。所以你现在看到的,可以说是会客厅里的第一个摄影展览。”

在会客厅另外一排的桌子上,记者发现了若干张用河滨大楼老照片的复印件做成的桌垫,别具一格,与墙壁上悬挂着的河滨大楼的现代插画相得益彰,让来访者的思绪瞬间在近百年之间来回穿梭。原来,这些老照片都是徐杰来到这里工作后,在查找河滨大楼相关资料的时候拷贝下来的。“2020年,竣工于1932年的河滨大楼启动保护性房屋修缮,历时近1年,我正是在那个时候被调来南天潼居民区的。”徐杰说道,“我进来工作以后发现,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公寓’,除了原住民之外,现在的租客进出和房屋买卖都颇为活跃,大楼里的居民呈现出相当多元化的状态,在做房屋修缮的时候,居民们所提出的一些需求也是千差万别,当时我就意识到,在这里要找到‘最大公约数’得花费更多的努力。”也正因此,从筹办会客厅到运营会客厅,徐杰一直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收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目前原住民依旧是大楼里最固定的居民,而且以老年人居多,经过前期排摸,居委已经将他们最急难愁盼的事项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解决落实。目前,会客厅已经引入了3个为老服务项目,后续,居委还将根据居民需求,整合相应资源,不断提升内容。另外,会客厅里的阅览室也在筹建当中,里面的书籍除了配送之外,居民们也可以将自己心爱的闲置书籍拿来共享。

鲍怡萍是在去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成长起来的一名85后青年楼长,下班后,她召集楼里的其他几个青年志愿者来到会客厅,一起参与到业委会的会议中,为接下去的社区治理共同出谋划策。这次的主要议题是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制定大楼居民公约。“我是在2015年的时候嫁过来的,除了一江一河的美景,这里邻里之间浓浓的人情味儿,也是河滨大楼的一大魅力。河滨大楼有太多的传奇故事,而今天在这个社区里发生的一切也正在书写着新的篇章。作为一个年轻人,也作为一名新居民,我希望可以集结小伙伴们一起为这幢已经90多岁的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鲍怡萍说道,“我看到了邻居们在居住和陪伴中建立起来的友谊,也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分歧,但是,大家希望大楼越来越好的心愿是一样的。有了这个会客厅,大家沟通、议事起来更加直接方便,达成共识、消除误解,提升整个社区的美好氛围。”

满是花香、生机勃勃

  让市民在会客厅里感受一江一河的诗和远方  

在鲍怡萍家的楼下,天潼路江西北路路口、河滨大楼街角处,正是新网红、老花店——新艺花行的所在地。经过王兴国夫妇30多年的积累,如今,以虹口为起点的新艺花行的业务早已涵盖花卉进出口、花艺培训、花卉零售种植生产等产业全链条。

“我们看中的是河滨大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年选址在这里,是想开一家世代传承的花店。”王兴国说道。正在这个时候,这位上海爷叔的手机响了一下,原来是他的儿子王瑞寅从伦敦发来了照片,里面是王兴国托他去哥伦比亚花市拍的店铺图片。王瑞寅是一个85后,新艺花行在河滨大楼开张的时候,他才六七岁,如今他不仅是新艺花行的法人,还是国际花卉组织主席助理,国内国外两边跑。那么问题来了,王兴国为何要哥伦比亚花市的照片呢?

记者随着王兴国径直穿过花行才知道,原来里面还有一家咖啡馆,充满海派复古风格。“在2020年河滨大楼大修都时候,我把被拆下来的废弃装饰板一点点切开,拼成了长条格子形状,做成咖啡馆的吧台;咖啡馆桌子的面板,是‘一江一河’改造时,被摆在旁边步行道上的废弃老木料……”王兴国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不过这里虽然已经开了好几年,但是不对外开放,只为王兴国夫妇所熟悉的朋友、客户、居民,提供云南咖啡的品鉴,大家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如今,王兴国决定将咖啡馆连同旁边的两个店铺位打通,和花行一起做一个集花卉、咖啡、烘焙为一体的多元化复合空间,成为一个对外的会客厅。不仅如此,他还计划将花行在江西北路的那半边做成一个花市,所以这才让儿子帮忙拍一些哥伦比亚花市的照片,给一些设计参考。按照计划,花市里将不仅有鲜花,还会有文创产品。目前,花行已经联系到了一些青年文创团队,这些年轻的设计师们将以花卉为元素,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文创产品。

“虽然儿子最近不在上海,但是不影响他远程工作,很多新点子也都是他出谋划策的。巴黎有塞纳河,有花神咖啡馆;伦敦有泰晤士河,有哥伦比亚花市。苏州河之于上海,就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河滨大楼是上海‘一江一河’上的一颗明珠,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可以将这里打造得有声有色,别具匠心。”王兴国说道。

而在这个咖啡馆里,还藏着另外一个大秘密——曾经被引以为豪的河滨大楼温水游泳池也在这里,而且被保护得相当完好。徐杰为记者展示了几张游泳池配套设备的照片:“这些是在做排摸工作的时候拍的,你看,这就是通游泳池的水泵、管道……在大楼的另外一边,轻轻擦去上头的灰尘,印刻在上面的出厂日期、公司等信息依旧清晰可见。”走出咖啡馆,记者无意间发现在咖啡馆的门头上,悬挂着两张河滨大楼不同时期的对比照片,据悉,解放前的那张照片是大楼里的另外一个居民陈仲伟从国外找回来的。这个读历史学专业的85后正计划出版一本从河滨大楼背后的故事管窥上海近现代史及上海在全球化中地位的书。

临近采访结束,徐杰告诉记者,南天潼居民区的辖区里,除了河滨大楼,有很多其他充满文化历史的老建筑,承载着诸多上海“一江一河”的故事,所以,今年还将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建立“滨河党建联盟”工作,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