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温暖、书香氤氲的“打浦样板”,党建引领新起点,烟火气中小生态
2023-03-02 专题

群策群力打造蒙西的“烟火气”。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第一批入选上海“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的打浦桥街道蒙西居民区近日又有新的动作了。为了让社区浓浓“烟火气”有更多的文化氛围,打浦桥街道和永业集团共同主办了“文化思南·烟火蒙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浦汇论坛”,发布了“文化思南·烟火蒙西”区域化党建平台赋能基层治理清单,蒙西社区尹晓芸书记工作室与永业集团葛静书记工作室签署结对共建协议书,双方将积极探索“文化思南”主题式区域化党建品牌与“浦汇生活·烟火蒙西”跨界融合,以党建引领共建美好“零距离家园”品牌。

  · “烟火气” ·  

居民说:咱们小区比新商品房都好

蒙西居民区是打浦桥街道很有代表性的居民区之一。走进蒙西居民区,“烟火气”便扑面而来,虽然是老房子,小区里清清爽爽,楼道里没有杂物,很多楼道中还有居民们自发的装饰,有的挂着画,有的陈列着楼栋居民活动的照片,不少楼道中还设了座椅,供上下楼梯的老人休息。

老小区空间局促,但这并不妨碍街道和居委干部们见缝插针地为居民增添服务设施。楼宇间挤出地方设置了党群服务站,居民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到这里反映,这里还专门设了加装电梯工作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不同的楼栋做成模型,居民们对自家楼栋怎样加梯一目了然。社区里有服务认知障碍老人的日间照料站,轻度认知症的老人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得到的是五星级的照护。这里还有儿童友好小站,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接受不同的课程培训。为了让喜欢坐在小区里聊天的老人免受日晒雨淋,居委会还为他们搭了遮阳棚。

去年,居民区书记尹晓芸加了全小区59个楼栋的微信群,后来,她将这些微信群变成发动年轻人参与社区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些微信群,她征询意见,策划活动,动员更多的年轻居民走进社区,现在蒙西居民区的活动,年轻人和孩子们都是活跃分子。

打浦桥街道专门聘任了“社区康复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就是第一批“社区康复师”。金迎在这次论坛上说,他们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排查认知障碍,结果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老人有认知症或认知症倾向。他们积极组织干预,效果非常好。还有一位老人骨折,社区康复师主动上门帮助他康复,三个月后他就能站起来,半年后自己走到社区卫生中心来做康复治疗了。

去年一年,疫情防控工作比重很大,但打浦桥街道并没有放弃美好社区建设的努力,特殊时期的邻里互帮互助得到了延续,居民们对居委会的信任也得到了增强,所有的民生工程都没有因为疫情而拖延。2022年,黄浦区加装电梯101座楼栋,其中35栋是打浦桥街道的。

居民区书记尹晓芸走在小区里,不断地有人跟她打招呼,老人们总要拉住她说点家长里短,志愿者跟她反映情况,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小区比周边新的商品房都要好。

时下流行说“烟火气”,什么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那就是人与人、家庭与家庭的和谐共处,是居民与基层治理者的信任和融洽,是社区中浓浓的祥和生态。

居民们越来越喜欢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

  · 大家庭 ·  

在时代变化中延伸基层治理的触角

“文化思南·烟火蒙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浦汇论坛”有两个有意思的环节,一是向5位蒙西居民代表、商户代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颁发“移动网格员”聘书,二是向从事闪送工作的郭干颁发“第二书记”证书。

打浦桥街道党建工作有个特色,就是不断织密党的基层治理网络,固化完善从居民区党组织到微网格党组织再到楼组党组织的社区组织架构,从“双红联盟”到网格化管理,做到了党建工作不留死角,党组织力量充分覆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常态,而更多的新兴职业和新就业方式也不断涌现,很多居民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打浦桥街道敏锐地看到了社会基层的这一变化,基层治理的触角开始延伸。

蒙西居民区在设计街面治理时,就充分发挥沿街商户的积极性,将沿街商户经营人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商铺的经营者当了志愿者,白天规范商铺门面,晚上参与值班巡逻,有了一种和社区居民是“自己人”的感觉和心态。渐渐地,这些外来经营户对居民区的活动也开始热心起来。

同样,很多新兴岗位的就业者,比如物流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也在打浦桥街道感受着这样的变化。这些新业态从业人员所在单位的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企业更为松散,打浦桥街道党组织主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引导,党群服务站内又增设了“‘新’勤驿站”,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他们寻找和发掘新业态从业者中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发现典型,树立榜样,用社区的“烟火气”温暖他们,让他们也拥有是居民区“自己人”的感受。

闪送员工、党员郭干,在2022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主动承担起小区“最后100米”物资运送工作,积极参与夜间平安值守、清洁家园行动等社区治理项目,并为社区“零距离”家园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新”力量,被评为2022年度“黄浦好人”。在“文化思南·烟火蒙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浦汇论坛”上,街道向他颁发了蒙西居民区“第二书记”的证书,他成为了新业态从业者的领头羊,在打浦桥街道党建网格中画上了新的一“格”。

  · 新起点 ·  

在党建引领下来一场双向奔赴

打浦桥街道党工委没有陶醉在其乐融融的“烟火气”里,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区委要求,作为大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区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黄浦样本”,务实打造基层治理新典范。

黄浦区“烟火气”还需要什么?“文化思南·烟火蒙西——‘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浦汇论坛”的举行,就是街道党工委班子思考的结果。思南公馆作为黄浦区一个重要地标,具备了相当的文化高度,将打浦桥街道的生活日常和思南公馆的文化相结合,就是上海城市“烟火气”的黄浦样本之一。

论坛上,上海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以社区康复师的身份,讲述了送健康进社区的心得。他们以蒙西社区为试点,已经开展了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脑瘫康复、老年常见病康复等,其中心肺康复在疫情后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打浦桥街道已经构建了四级康复网络,康复师不但深入到社区站点,还上门提供康复服务,未来还要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护理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她提出,目前,这些服务还有些信息不对称,一些居民还不知道这些信息,希望通过论坛,通过即将建立的党建赋能平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老百姓,打响全国社区卫生中心打浦品牌。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庞保庆等专家学者,围绕社会发展现实状况,探讨了如何按依法治国方略,以法治思维开展基层治理创新,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公约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师吴博文介绍了打浦桥街道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补充、提升规划对居民幸福度的提升。

黄浦区委党校研究室主任、打浦桥街道社区党校副校长刘小珍这样评价“文化思南”和“烟火蒙西”的“双向奔赴”: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引领,烟火则是衣食住行的生活,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汇聚众智,搭建平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优良的社风、民风,让更多的基层治理智慧落地生花。

论坛中,打浦桥街道和永业集团共同发布了“文化思南·烟火蒙西”区域化党建平台赋能基层治理清单。在这份清单中,双方都拿出了各自的品牌项目和区域化党建资源,形成了“思南·浦汇读书会”“思南·浦汇健康学堂”“思南·浦汇议科厅”“思南·浦汇传承展”“思南·浦汇赏艺会”五大平台。未来,蒙西已有的社区活动和服务将通过这一平台向思南公馆延伸,而思南公馆的文化品牌也将向烟火气十足的蒙西社区渗透。

论坛指导单位黄浦区委组织部王庆洲部长在论坛上说:要充分理解基层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把党建引领的软实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硬支撑。打造一批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示范案例、特色案例,为“零距离家园”赋予更多新的内涵,让“美好社区”在黄浦“遍地生花”,赢得居民群众的“满堂喝彩”。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