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致敬最美白衣!
2023-03-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她每天都在迎接新生命,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她守护着新生命,看到宝宝的笑容就是最幸福的时刻;而她则是最早见到宝宝的人,即使再常规的检查,她也总想多看一眼;……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来自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的这群青年白衣,依旧坚守岗位,用爱与责任托起生命,护航母婴安全。

    “大家”与“小家”  

每天迎接新生命,每一天都充满期待

80后孟珍妮是一妇婴的一位产科医生,谈及产科工作,她坦言自己身上的压力不小。“和其他科室不一样,产科更像一个急诊科,常常需要涉及到各个科室的相关知识,包括内科、外科以及心理科等各科知识。”孟珍妮告诉记者。

孟珍妮

不久前,西院产房收到一份特别的感谢信,它足足有十米长,鲜红色的纸张映衬着黑色的笔墨,字里行间透出家属真挚的感谢之情。

32岁的小章(化名)是一名初产妇,同时合并孕前肥胖。到了孕晚期,小章又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压,一直用药物控制,到了38周小章入院催产,此时宫颈条件尚未成熟。如果直接人工破膜引产,不仅引产成功率低,很可能生到一半转剖宫产,而且容易增加母体及新生儿感染。经过孟珍妮等医护的一致评估,决定先给小章使用催产素滴注引产,待胎头下降一些,再行人工破膜。

在生产的近六个小时中,产房的助产士用无私的爱心和热情鼓励小章,尤其是助产士作为导乐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小章耐心的引导,淡化了小章对生产的恐惧。医生护士的全程陪伴犹如春日里的阳光,温暖又让人感觉到安全放松。六个小时后,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是一名2895g的男婴,可爱健康。

小章的丈夫在陪产期间也同样感受到了产房医护团队的温暖,于是出院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份别样的感谢信。“我们收到过各式各样的感谢信,如此热情洋溢的十米长书倒是第一次。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感谢,也是对我们的鼓励。我们深知生孩子是女人一生当中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刻,所以产妇最需要安慰、最需要爱,一个细节、一个举动、一句鼓励、一声安慰,都能牵动产妇的心。”孟珍妮说。

每天都在迎接新生命,所以每天都充满期待。不过,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孟珍妮始终觉得有所亏欠。大女儿读三年级,小女儿还在幼儿园。很多次答应了陪孩子外出游玩,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很多次都爽约了。

“作为一名产科医生,还是挺幸福的。”孟珍妮说,当两重身份叠加时,一边是“大家”,一边是“小家”,职业的要求让她少了许多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但在心中,孟珍妮有着自己对于“责任和使命”的理解。

    爱与责任   

看到孩子笑,让人感受到幸福

安抚刚刚出生的宝宝、和他们说话,消除他们暂时离开妈妈身边的不安全感;呵护早产的、患有疾病的宝宝,只为他们能早点恢复健康,回到妈妈的身边……在一妇婴西院新生儿科病区,作为护士长的赵丽金,和小伙伴们精心照顾着每一位新生儿。在这里,她不敢有分秒的疏忽。

赵丽金(右1)

一上午,赵丽金几乎没有坐下来休息过,但脸上毫无倦意,穿梭在新生儿各个病房的她,查看每个新生儿的护理情况,指导低年资护士如何更好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来保障新生儿安全。

在新生儿科工作了十多年,赵丽金早已记不清自己照顾过多少新生儿宝宝了。记者眼前的这位年轻护士长脸上始终带着甜甜的笑容,说话极其温柔,但工作起来却极其认真。她仔细评估每个新生儿的情况,当宝宝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让妈妈进入病房参与照护时,她耐心的跟妈妈讲解注意事项,手把手地教妈妈如何喂养,怎样进行居家照护……通过提高家长的照护能力,让新生儿出院后平稳的过渡到居家生活。

在带领团队照顾宝宝上,赵丽金早已经是游刃有余了。“每天都在和新生儿打交道,时间长了,就能听懂宝宝们所说的话。宝宝哭着转头,他可能是饿了;有时候哭得还很烦躁,他可能是要抱抱了……因为不在妈妈的身边,这些新生儿们缺乏安全感,更需要温暖”。赵丽金说,看到宝宝的笑容,就会让人感受到幸福。

在新生儿科病房,除了有些刚刚出生的新生儿需要送来观察外,还有一些患有疾病的新生儿也需要在这里接受治疗。正因如此,新生儿的护理工作相比其他科室更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观察。

“一旦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比如新生儿窒息、呛奶急救等,需要立即启动窒息复苏,配合好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赵丽金说,团队里所有的小伙伴们做事都非常认真,容不得一点差错。

医护人员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少孩子出院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会送来感谢信。出院后,他们还会把孩子的照片寄过来,感谢曾经照顾过孩子的医护人员们。

在一封感谢信上,有位家长写道:“50多天的照顾,我的宝宝健健康康地回家了,真心感谢这里的每一位白衣天使!”每当看到一个个小宝宝平安出院,看到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赵丽金的内心充满了职业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最早“见”宝宝的人    

总想多看一眼

手持探头在腹部反复扫查,眼睛专注地盯着屏幕,仔细观察每一瞬间变化,采集每一张重要图片,寻找超声影像中的蛛丝马迹,这是超声科杨丽娟工作最常见不过的日常。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凝集着所有超声科医生对母婴安全的爱与责任,也恰是她的这份用心,对临床诊断和优生咨询的意义重大。

杨丽娟

相比赵丽金和孟珍妮,杨丽娟笑称“自己的幸福感更特别”,因为她是最早“见”到宝宝的人。“通过超声,可以看到妈妈腹中的胎儿有时在睡觉,有时在游泳,有时还会调皮地咬起自己的小脚丫。”

“孕产妇往往会带有焦虑情绪,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孕产妇,比如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好不容易怀上孩子的。超声科医生的一句‘宝宝很好’会让孕妈妈倍感踏实”。作为这世上最早“见”到宝宝的人,杨丽娟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所以即使再常规的检查,她也总想多看一眼。对于她而言,最开心的事,无疑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名健康婴儿顺利出生。

作为一妇婴超声科的东院组长,杨丽娟始终觉得,需要真正将温情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患者。“产前诊断对超声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前诊断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畸形儿的出生,可以说超声医生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出生的重要一环。超声医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要将漏诊和误诊降到最低,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所以说,超声医生的压力也很大,因此,超声医生一定要有过硬的技能。”

真心付出过,总会有回报。杨丽娟更多的动力来自于孕产妇们的认可、理解和接受。因胎儿位置不好多次扫查的孕妇会连声说“感谢,你辛苦了”;还有的产妇等生完宝宝后会送来喜蛋表达谢意,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成了杨丽娟心里最难忘的回忆。

“其实,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杨丽娟说。不久前,她和孟珍妮、赵丽金等青年医护被评为“优秀一妇婴人”。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给了她们太多前进的动力,只能尽力丰富和充盈自己,以对得起更多孕产妇的信任和期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