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建立留学生关爱服务,39岁举家回国的教授委员这样说
2023-03-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吸引留学生回国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近年来,西方通过放宽留学和签证标准、降低留学人员就业创业门槛,扩大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实施范围等举措争抢国际人才,我国海外高层次留学生尤其是STEM专业的高层次毕业生回流率偏低,包括留学人才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全球都在抢人才,尤其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STEM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人口学教授吴瑞君坦言,目前对海外留学生的关爱机制尚未建立,建议建立回流引导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李政道讲席教授丁洪接受了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专访,39岁时举家回国的他对如何关爱海外留学生较有发言权。

▎丁洪委员

留学生自身要努力,是金子才容易被发现

丁洪是知名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曾在海外学习、工作18年,于2008年回国,成为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

当年,39岁的丁洪举家回国。作为早期回国的高层次人才,他表示有话要说。“首先,非常支持建立海外留学生关爱机制;其次,留学生自身要努力,是金子才容易被发现。”

到今年6月份回国就要满15年的丁洪感慨说,做科研要趁早,自己也是在学生时期达到了成就高峰。“我们要注重青年人才,因为青年时代的科研能力是最强的。70年前,英国的两位博士后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爱因斯坦最出成果的年龄是26岁;杨振宁、李政道等都是年轻时就出名的。”

丁洪回国时恰逢中国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他认为,这几年全球的人才抢夺战非常激烈,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世界各地的高校,国内各高校也在积极争取高层次人才,定期搜索核心期刊上中国学生的名字。“对于海外留学生,我有几个建议,首先,我们鼓励留学生成材,努力把本领练好。如果只是抱着到海外镀金的态度,没准回国后会成为‘海带’。其次,我们和留学生联系的渠道要畅通,包括建立留学生回国招聘机制,建立数据库等。”

“这几年,留学变得越来越常见,整个留学生的基数扩大了不少。”丁洪的建议是,对海外留学生采取引导鼓励举措,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做贡献。

▎吴瑞君委员

留学生人才大数据建设不完善

“建立留学生关爱服务是吸引人才回流的第一步。”吴瑞君指出,目前,留学生人才大数据建设不完善,尚未实现留学生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时共享和价值挖掘,影响海外引才政策的规划布局和精准制定。“迄今为止,我国未能建立起与全球人才流动相适应的大型人才平台,对于海外留学人才基础数据、流动信息掌握不足,导致政府难以对留学生流动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有可能阻碍海外引才政策的规划布局和精准制定。”  

她还指出,留学生人才相关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侧重于毕业后期,对其在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实习等问题的关注关爱和服务有所不足。目前,国内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统筹负责海外留学生的工作,未能在就学和实习阶段做好提前布局,缺少在前期就学阶段,引导留学生回国实习,对接国内就业市场信息等软性服务。未能建立起与留学生尤其是STEM专业的博士和博士后在国内的直系亲属的日常联系机制。

“现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主要面向有一定海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对应届海外留学人才尤其是 STEM 等领域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据吴瑞君介绍,目前一些地方的海外引才政策主要集中在落户、创业支持、待遇等举措,对已满足落户需求且无创业规划的高层次应届海外留学人才的激励作用有限。部分具有潜力的应届海外留学人才为追求归国后享有更高待遇而放弃毕业后直接回国,选择暂时在海外就业以积累工作资历,从而推迟回流。

可搭建实习供需平台,提供经济补贴等激励政策

吴瑞君认为,关爱海外留学生,提供相关服务迫在眉睫。她建议,成立海外人才工作委员会,将海外留学生关爱及回流引导等工作纳入委员会的工作范畴,指定专门的机构进行协调与对接服务。

“我们要提高留学生数据服务水平,为海外留学生资源的配置提供必要的方向引导。一是,国家统计部门与教育部门联手,完善现有留学生统计工作,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和国际学术组织联合管理的全球留学生数据库建设,实现对国际学生流动态势的全方位掌握。二是,人社、教育等部门要打破数据壁垒,积极探索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国际人才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服务系统,为留学生群体和引才、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吴瑞君建议说。

她还建议整合海内外各类资源,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关爱服务和回流引导服务。比如在北美、西欧等留学生高度集聚的地区,充分依托人社部门设立的海外联络站、高校海外校友会以及大型企业在海外设立的分公司,加强与当地留学生组织的联系,为有需的留学生提供关爱帮抚等服务;教育部门要鼓励更多高校通过学分互认、校友推介等多渠道全球招募优秀博士研究生,加强对具有关键领域研究留学生的“回流”;各级侨务部门、侨联组织等统战涉侨部门要拓展新形势的海外侨务工作,鼓励当地侨社侨团参与留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并做好重点骨干留学人才在国内亲属的联络工作。

“建议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依托国内‘实习’打通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前向端口。”吴瑞君建议,人社部门可通过搭建实习供需平台,提供经济补贴等激励政策,鼓励国内和海外中资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岗位;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急缺领域,实施支持 STEI等高精尖缺专业尤其是世界排名前 100 名院校的留学生假期实习、培训计划,通过补贴往返机票,提供实习期间的生活补贴,减轻海外留学生回国实习的经济负担。

最后,她还建议完善留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增加前期软性服务,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平台吸引高精尖留学归国人才。比如发挥中国大使馆的作用,为企业和留学生提供双向交流沟通的机会,例如定期组织国内企业去高校宣讲,开展职业生涯研讨会、校友企业家讲座等。又如依托留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开展留学生创业交流会、留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和鼓励留学生就读期间进入创业园区实习合作,提前锁定相关重点产业的高精尖人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