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推出宝宝屋样板间,让宝宝从1岁起走近传统文化
2023-03-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中国剪纸、蓝印花布、古色古香的顶灯……在紧锣密鼓的布置后,一夜未眠的江宁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余文君看着全市第一家“家庭式滋养型”特色宝宝屋样板间诞生,十分欣慰。“这个位于社区、基于家庭住房创建的蒋家巷社区宝宝屋不仅是家门口的宝宝屋,还特地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让宝宝们从1岁开始就能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

今天,静安区社区宝宝屋2.0版建设正式启动,为更多年轻的妈妈分担托育压力。不仅是蒋家巷社区发布了宝宝屋样板间,吴江幼儿园社区宝宝屋也正式揭牌。 

  // “家门口的宝宝屋”满足托育刚需 //  

今天,全市第一家“家庭式滋养型”特色宝宝屋样板间对外发布。

蒋家巷社区宝宝屋坐落于小区中,居民足不出小区就可以随手“寄”娃。记者看到,这个宝宝屋在选址时经过了多方考虑,特地选在了居民楼的一楼,且附近有多个小区,可以辐射周边小区。

步入其间,其中处处可见“中式传统文化”元素,玄关处挂有中式鸟笼,窗上贴着大红中式窗花。“衣帽间”里的服饰也是蓝印的,就连碗碟也透着古风。两室一厅的环境创设让宝宝置身于“家”中。

“目前,这个样板间的布置还在持续升级中。未来,还会引进更多的中国传统服饰,让宝宝们在着装上更自信。让宝宝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静安教育局副局长孙忠介绍说。

今天,嵌入在吴江幼儿园的社区宝宝屋也正式揭牌,这是江宁路街道的第四家宝宝屋。

“昨天试运行的时候我们就来了,我外孙女会说的话不多,今天一早她一字一顿地和我说‘宝—宝—屋’,把我们乐坏了。”69岁的外婆陈建生看着不远处在玩耍的19个月大的外孙女,告诉记者,外孙女非常喜欢这里。“市中心适合溜娃的地方不是特别多。以前我们会去雕塑公园逛,但那里比较空旷,也没有玩具,更没有老师,宝宝屋更适合寄娃。”

早上9点多,晓晴带着2岁多的宝宝前来宝宝屋。据悉,吴江幼儿园素来以“语言发展”为特色,刚揭牌的宝宝屋以“乐言乐语,快乐相伴”为特色。晓晴特地过来探个究竟,希望开口比较晚的宝宝在这里能够得到帮助,自己也可以从老师这里学习到一些语言教养技巧。

  // 小屋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理念 //  

吴江幼儿园园长吴克培告诉记者,嵌入在园内的宝宝屋可以同时容纳5~6名孩子,配有一名老师、一名保育员,一位保健老师为宝宝们提供专业指导和护理。“我们的老师会对宝宝们采取自然渗透式的教学方式,作为宝宝的玩伴。比如在玩球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和宝宝们讲‘皮球滚过来了’,通过互动游戏,鼓励宝宝们开口、开心、开窍。”

此次之所以选取“语言发展”为特色的吴江幼儿园,静安区早教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林丽透露说,在前期三个宝宝屋开放后,他们广泛汲取了宝妈宝爸的需求,了解到家长对宝宝语言发展的需求很多。“有不少家长反映2岁的孩子还不能开口,或口齿不清等。”

“可能你看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小玩具,但我们创设的每一个环境、提供的每一个玩具都蕴含着教育的价值。”林丽介绍说,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宝宝屋在建设中尝试将更多的自我服务权还给孩子。以蒋家巷宝宝屋为例,未来,宝宝们可以在“小厨房”里扮家家烧饭、打扫、做家务;还可以在“小卧室”里装扮自己、整理衣物;而“客厅”不仅是孩子们的“玩乐区”,也是家长们科学育儿的“交流地”。“孩子们怎么取食物、用餐、收拾、离开等,都有一定规范,让宝宝从小养成好的用餐习惯。”

林丽表示,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如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前往宝宝屋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育儿理念的提升,更会促进高质量育儿。“宝宝屋提供的绝不是简单的看护,而是传递一整套科学育儿理念。”

正如余文君所言,这些“家门口的宝宝屋”,不仅是开给孩子的,还是开给家长的。不仅为宝宝们提供每年12次免费托育服务,同时为家长们提供每年免费12次科学育儿指导。

记者了解到,宝宝屋的建设理念达成共识,幕后还有静安一群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静安区政协委员、市西小学校长高轩表示,这次在宝宝屋建设过程中,还提供给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视觉卡片。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宝宝屋这样的平台,获得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科学育儿的一块阵地。”

“除了科学育儿外,我们还将以宝宝屋建设为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格局。”随着全国首家宝宝屋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余文君接到不少居民的电话,有居民称自己的太太刚从幼儿园退休,是否可以到宝宝屋帮忙。“我们正在探索邀请有幼教经验的退休教师就近持证上岗。此外,我们还可以成立妈妈们的自治组织,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甚至,国际静安还有不少‘洋娃娃’,他们也可以在宝宝屋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静安区社区宝宝屋2.0版启动 //  

据了解,静安区已把社区宝宝屋建设列入2023年实事项目,各街镇同步规划开设更多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宝宝屋”14个街道(镇)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我们已经打造了五种宝宝屋创设模板,这些经验不用各个街镇再去摸索,已经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孙忠介绍说,除了开在家门口的位于居民区的宝宝屋,兼顾公众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开在园区、商圈、新建小区的生活广场、居委会等的宝宝屋也在陆续建设中。

据介绍,目前,静安区社区宝宝屋2.0版建设在江宁正式启动。“江宁路街道已率先在全市完成常住人口15%社区托额的托育服务圈覆盖。目前,静安已建成7个社区宝宝屋。今年,静安区将完成中心城区社区宝宝屋100%全覆盖。” 

那么2.0版宝宝屋和1.0版有何区别?孙忠介绍说,一是专业上,根据婴幼儿发展中的个性需求,开出一批有特色的宝宝屋,让老师更专业,让家长懂专业。二是队伍上,组建1-3岁婴幼儿教养方式联盟,研发从业人员培训课程,为区域内从业人员培训提供专业支持,未来将开展一系列研究,实现区域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三是机制上,区教育局将牵头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研制社区“宝宝屋”运营规范标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确保安全运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