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和昆曲两大“国宝”强强联手,“复活”宫廷演剧传统
2023-03-1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今天,“梅花奖”得主、表演艺术家黎安、国家一级演员余彬表演了《长生殿·小宴》选段。在皇家宫廷里要皇家故事,显得尤为贴切。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戏曲艺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故宫博物院与上海昆剧团今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学术研究、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开展深度合作。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出席签约仪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与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主持。

据悉,故宫与上昆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王旭东院长告诉记者,清宫演剧活动的珍贵实物遗存,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故宫有皇家戏台,戏曲之声余音绕梁,宫廷演剧一度很盛。故宫和上昆的此次合作可以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挖掘史料,让戏本回归戏台、让文物焕发新生,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致辞表示,上海始终坚持传承弘扬“最鲜亮”的红色基因、“最海派”的城市文脉、“最江南”的文化肌理,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文博和昆曲两大“国宝”的相遇,将推动京沪文化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更多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相得益彰的生动图景,携手书写文化自信自强的崭新篇章。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戏曲文物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014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宫廷戏曲研究所,致力于戏曲文献文物的整理研究和出版传播工作。上海昆剧团则是群英荟萃、众星云集,是传播昆曲艺术的重要剧团。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故宫博物院与上海昆剧团同道而为、合力共行的开始。双方将通过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剧目复排等多角度、多层次合作方式,“复活”宫廷演剧,再现艺术经典、追寻故曲佳音。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昆曲作为古典戏曲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师”。此次600年昆曲与600年历史的故宫合作是美美与共。“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个计划做实,我们希望将来在故宫的大量的文献资料里面,能挖掘整理一批好的昆曲的戏出来。同时我们也会根据节令,根据当时故宫里的演戏曲的一些故事,把作品推到观众面前。两大非遗合作,这一定是一次强强联手。”谷好好说,让故宫的戏曲文物“活起来”,使传统文化重新融入日常生活,让蕴含其中丰富的历史、艺术、时代等价值更加清晰立体地呈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自2019年起,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数次深度互访,研讨两大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化及创新。根据双方计划,将推出从清宫戏藏本中精选的“月令承应戏”,经典名著之“三国”“水浒”“西游”系列,以及昆剧《金雀记》等。其中,“月令承应戏”又称节令承应戏。清代自乾隆年以来,凡遇元旦、立春、寒食、端阳、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节令都演相应的戏曲,在清宫演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活化创新方面,上海昆剧团将结合故宫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戏曲音乐、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探索。特别是在昆曲音乐方面,将开展学习研究故宫所藏的明清宫廷音乐,重点对清宫坛庙祭祀所用的“中和韶乐”和“庆神欢乐”、朝会典礼所用的“丹陛大乐”、殿陛筵宴所用的“清乐”和“舞乐”、皇家卤簿仪仗所用的“卤簿乐”等进行研究恢复,既丰富昆曲的音乐演奏,更让传统音乐重新焕发光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