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探索国内首例碳汇认购司法实践
2023-03-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视频

认购碳汇新实践,助力双碳大目标。近日,青浦区检察院砍伐树木生态损害民事公益诉讼案结案。2022年初,辖区某公司为改造厂区擅自砍伐租赁厂区内大量树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对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革命,青浦检察在办案中大胆实践,在公益案件中引入碳汇认购,交出一份先行示范的“答卷”。

 ∴ 碳汇认购让地球少一份叹息 ∴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本案树木因不属于林业部门登记造册的林木,刑事、行政追责均存在难题。”青浦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余莉告诉记者。于是,面对违法者责任可能落空的情况,区检察机关及时接过这道难题。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调查,追究违法者的生态损害责任,发挥公益诉讼的独特制度效能。

立案后,检察院开展了大量精细化调查核实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验、取证询问、激光测距、无人机航拍等,全方位收集固定20余份证据,查实被砍伐树木共计201棵,破坏绿化面积3000余平。

办案期间正值植树节,承办检察官以此为契机,送法进企业,督促涉案公司补植树木及草坪,补植面积达6800余平。树木具有固碳释氧、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但新种树木要数十年才能恢复此前生态功能,该部分期间功能损失,如何弥补? 再行补种,原址已无空间;支付赔偿金,难以达到修复的第一要义。那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巧的是,办案期间,最高法颁布《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肯定了当事人可以以认购林业碳汇方式替代履行生态环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市检、区委也相继出台关于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方案。

最终,本案以认购林业碳汇方式履行修复责任既契合本案特点,又能避免赔偿金的“沉睡”和生态功能损失的“欠账”,更让“绿水青山”通过碳汇交易变成“金山银山”。“

 ∴ “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建立 ∴ 

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是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一种全新尝试和探索。该案,不仅是全市首次探索碳汇认购生态补偿的公益诉讼案例,更是交易所在全国范围内确认的首例碳汇认购司法实践案例。

然而,个案办理结束了,但碳汇司法实践才刚刚开始。青浦区检察院联合嘉善、吴江检察机关及生态部门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共建长三角首个联合生态修复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深化跨域低碳协作。基地设碳汇造林、绿化养护、水下森林等五个功能片区,本案涉案公司根据修复方案,还在碳汇林区植树造林,通过降碳、减污、扩绿的公益诉讼实践,打造“零碳司法”的试验田。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对标青浦区‘两山’实践创新要求,以‘最江南’公益检察品牌建设为引擎,利用好、发挥好基地‘河荡林田草’一体的‘综合+’修复功能,实现公益保护、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普法宣传的最大公约数,并辐射长三角。” 青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徐庆天说,“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近,人文相亲,我们将以联合基地为平台,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与吴江、嘉善兄弟院打好保护示范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检察组合拳,三地协作共建,可实现异地生态修复,合力织牢生态守护网,在美丽长三角的画卷上描绘更精彩的示范区图景。”

随后,记者参观了生态修复+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这个由七部门携手共绘的“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沪苏浙交界处的元荡,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据了解,元荡横跨沪苏,岸线全长23公里,其中青浦段6.2公里。一期、二期已完成3.1公里岸线贯通,开放面积约720亩。其中,元荡湖体水面积13平方公里,四分之三属吴江,四分之一属青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