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版舞台剧《日出》复排,从上海出发正式开启2023全国巡演
2023-03-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本周,由著名舞蹈艺术家金星自导自演的曹禺先生名作《日出》开始舞台剧复排,并正式启动2023年全国巡演。目前,郑州、南京站已经率先开票,更多巡演城市将会陆续公布。跨越87年,曹禺先生的人文经典将再一次拂面而来,在戏剧舞台上,以三个小时工笔细描人间万象,娓娓叙说世情冷暖。

  命运,书写时代挽歌  

幕启,来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陈白露登场,一声“进来吧”,既是在唤方达生,也是在唤台下的观众。舞台上灯影渐明,雪白的沙发、摇晃的木马、高悬的书帘抑或账单,这些元素一同充实了日出之前的世界,素描了交际花的日常,也勾勒了陈白露的一生。在方达生面前,她是竹均,像料峭春日中泛起的白霜,晶莹纯洁。在张乔治面前,她是夜色中难以忽视的灯火璀璨,妖娆妩媚。两位来客的出场,一庄一谐,在对照之中勾勒了陈白露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也串联起陈白露生命语法中的过去时与现在时。

与张乔治、潘月亭、顾八奶奶等人的周旋是陈白露在旅店中的日常,作为对照,方达生的到来向观众们抛出一个棘手的问题:竹均何以成为陈白露?这个问题贯穿四幕戏,贯穿日出之前的黑暗,为整部戏剧笼罩上一层诗意的哀愁。

曹禺先生在一九三六年《日出·跋》中如此写道:“《日出》写成了,然而太阳并没有露出全面。”黄省三、小东西、翠喜,生活在刺痛人心的黑暗中;张乔治、“老爸爸”潘月亭,戏谑难掩荒凉;李石清,狡黠难抵悲哀……人生的种种零碎,合写了生命的大凄怆。

陈白露清醒又悲伤,她辨认出了人世的苦寒与神性的创伤。在这一版《日出》中,陈白露和她所牵连着的若干人等一同站在光华耀目前的黑暗中。

  质感,铺就舞台视像  

本周,复排进程表已紧锣密鼓。该剧在服装的设计与质感上别具匠心。甫一出场,陈白露的衣裳颜色素净但不失华贵,既体现了她与方达生重逢后所被唤起的内心之纯真,又展现了她在乌烟瘴气的旅店中所葆有的难得清醒。演至结尾时,陈白露换上橙红绸裙,身着红衣的陈白露与萎残的玫瑰形成对照,闪现出死亡逼近时的绮丽凄凉。每一幕戏中服装的变换都对应着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动与精神碰撞,衣饰以鲜明的视觉感召为观众留下解读陈白露的线索。

灯光勾勒出舞台人物的心理表现。作品隐秘的精神脉络也在明暗、色调的变化转移之间呼之欲出。在陈白露与方达生告别的段落中,两人并居同一画面,一方是昏惨的橘色,另一方是清冷的蓝色,截然的断裂,人物内心的情状与舞台外部的空间巧妙融合。

以斜梯装置来构造舞台主场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剧情在实的骨架与虚的梦境之间腾挪。斜梯之斜呈现出半漂浮的质感,各路人物随着剧情在斜梯上下游走、左右位移,使各分散空间并置关联。隐隐呈现出呼啦啦大厦将倾的动荡之感,强化了情节中的末日之感。

本版《日出》借光影的流动、场景的变换、精心编排的舞蹈致敬了原著中的一番苦心。浓郁暗影以及舞蹈演员的流动变化呈现出浓郁的鬼魅气质,颇有惨绿凄红,参差对照之感。

  起舞,负载着生命的悲戚  

舞台上有封闭的幻象,也有流动的光影,台上舞蹈演员们以个人肢体的律动表现时代重压下的生命气息。同时,舞蹈元素的大量加入形成了绵密的反讽,酒店中庸碌众生早已麻木,律动肢体与行尸走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出那一环境中的醉生梦死,将日出前的阴霾与细微光线统统投射到个体之上。演员们负载着生命的悲戚起舞,拉扯着时代的剧痛起舞,他们同剧情一起沉下去,生命随着肢体一同升起来。 

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动激发人物与场景的互动,《日出》建立了身体——舞台——生命的诗性语法,现实与虚构、当下与过去、台前与幕后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虚化,最终全都凝聚在打向陈白露的那道追光之中。在光亮中,陈白露以死为代偿彻底隐入黑暗,同时美被自我毁灭,而这恰好留住了美本身。

前不久,金星舞蹈团青年编导专场《速说、交流与表达》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完成演出。开场介绍时,金星照例站在台前,目光如炬,言语诙谐。“简约、真诚、高级。”是她对金星舞蹈团作品深以为傲的评价,在艺术的主战场,多年来她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并为青年舞蹈家提供平台,完成艺术的更多自我表达。而戏剧舞台对金星而言,是另一片热土,舞台剧《日出》也为她打开了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维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