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个郊区均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2023-03-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3月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6届“中国水周”。据悉,去年,上海市用水总量为76.96亿立方米,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0%,万元GDP用水量1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立方米,分别较“十二五”末下降45.2%和37.7%。

目前,上海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9个郊区均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累计完成比例为56.25%,剩余7个中心城区力争在2024年底前完成建设。其中,上海市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太湖流域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十佳案例”。

而针对高耗水行业和大用水户等重点节水领域,实施“一企一策”管理、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合同节水+智慧节水”管理、节水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大用水户优化管理举措,切实保障用户生产和用水之间平衡。

  ==  相关新闻  ==  

杨浦再添滨水新空间

在第31届世界水日、第36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杨浦区组织市民群众实地走进刚建成的“磨幻森林”主题滨水公共空间。该空间位于内环(四平路-政本路)桥下,自年初开放以来深受周边市民喜爱。内环桥下滨河空间项目是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绣花功夫”的“落针点”,是城市有机更新生动的惠民实践。通过边角空间的巧妙利用、城市家具的更新迭代、人水和谐的环境营造,创造更多“小而美”的公共空间,打造人民城市新样板的典型案例。

该项目通过断点的打通、路面的翻新、步道的连贯、绿化的提升、立面的彩化等工程性措施,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筑完整的慢行网络”“海绵城市”等规划理念和群众健身休闲等实际需求,巧妙融入桥下滨河空间的改造,让原本不起眼的边角空间焕发新生活力,大大提升吸引力和利用率,并潜移默化地融入“生态共融、水岸联动、活力共建、文化共创”的水生态理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