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支持被家暴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为特殊群体“撑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杨莹莹
“司法救助金我已经收到了,感谢检察官为我做了这么多,我真的无以为报。检察院需要志愿者吗?我也想做点什么回报一下你们。”近日,在闵行区检察院对案件当事人回访时,有了“护身符”的王某某一改往日愁容满面的样子,主动向检察官表示感谢并询问能否担任志愿者。而王某某曾经是一起家暴案件的当事人……
遭遇家暴,检察机关出手相助
王某某和张某是夫妻,两人有一个孩子。可是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张、王二人时常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执,张某甚至会殴打王某某。2022年6月,双方又一次爆发争执,不堪忍受的王某某随后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向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帮助。
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从区法律援助中心获取该案线索后,立即联系上王某某。经了解,王某某一家是低保户,她从外地来沪,本身文化水平又相对较低,目前与两岁儿子、张某在出租屋中蜗居。
案件受理后,承办检察官一方面与王某某所在地居委、丈夫张某沟通联系,了解她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取证,核实王某某报警记录、验伤情况。仔细对案件梳理后,检察官确认张某的行为已经违反反家庭暴力法,当务之急应是解决王某某被家暴的问题。
在检察官与法律援助律师共同努力下,属地派出所积极配合,对张某进行告诫,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在检察官与法律援助律师的耐心说明下,王某某决定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经审查,王某某符合民事支持起诉条件,遂决定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支持起诉书。
法院受理后,检察官主动前往法院与法官积极进行沟通。法院加快审理流程,采纳检察机关意见,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并公开送达至张某及属地居委、派出所,协同各方力量保护王某某人身安全,避免再次遭受家庭暴力。该案件也是全市首例检察机关为受家暴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支持起诉案件。
凝聚合力,多家机关共为特殊群体“撑腰”
闵行区司法局接到求助申请后派出法律援助律师;公安机关对被告张某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检察机关随即提交《支持起诉书》,支持王某某申请人身权保护令;法院最终作出《民事裁定书》:禁止张某对申请人王某某实施家庭暴力……短时间内,公检法司四部门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共破被家暴妇女保护难点。
闵行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被家暴妇女“撑腰”只是闵行区检察院深化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保护那些处于“阴影”之下的特殊群体,还需要多部门合力,做好“后半篇文章”。
2023年2月28日,闵行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区妇联、区残联、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会签《关于建立支持起诉+多方化解协作机制的意见》。协作意见指出,成员单位在线索移送、检察院支持起诉、法院审理多环节全过程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同时该机制中确立了行政争议一并化解的工作模式,依托区大调解工作机制,在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过程中推动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一体解决。
>>>检察官说法
人身安全保护令保障妇女权益、维护弱势群体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时依法维权的重要方式,《反家庭暴力法》对“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了规定,包括什么情形下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哪些人可以申请、向哪个法院申请、如何执行等问题。检察机关能动履职,保障妇女权益,维护弱势群体,支持被家暴妇女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拓展了支持起诉制度的实践领域,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有益尝试。
一头连着民众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善意,让受害者被治愈,为无力者避风雨,将那些伤害爱人、家人和无辜孩子的“黑暗力量”化解在“无影掌”中,闵行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让司法温度真正可触可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杨莹莹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