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场馆祭英烈,红色基因传少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这里,不断了解这座红色场馆,不断走进这段红色历史,也是我不断成长的过程。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左联五烈士战斗过的地方,我想说,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杨国麟同学说道。4月4日上午,虹口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的同学们来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开展“革命场馆祭英烈 红色基因传少年——清明红馆祭奠英烈主题活动”。据悉,这也是学校继寒假第一天 “走进一座馆,遇见一个人”主题活动、“红课润心,红馆启航”开学第一课等“大思政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后,又一次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华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文自修》编辑部、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等多家部门携手合作,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的一次实践。
今天的主题活动首先以短片“回顾红色之旅”为序幕,总结了虹教附中学子开展“红色场馆”系列活动的场景。在第一乐章“礼赞红色精神”中,杨国麟同学和任玥宸同学,通过真切感人的演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礼赞先烈崇高精神。第二乐章“再现英烈风采”,由五名同学演绎“左联五烈士”就义前的感人情景。激昂的台词、动情的表演,引领同学们“穿越”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直面烈士们的铮铮誓言:坚持奋斗,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第三乐章“少年砥砺奋进”,一声声激昂坚定的“少年强则国强”响彻大厅,由学校武术队的中华功夫扇表演,和着在场的同学《少年中国说》的诵读,生动传递着虹教附中学子们传承先烈红色精神、自信走向未来的决心。尾声,全体学生集体诵唱《黄河颂》,将活动推向高潮。
作为冯铿的扮演者,胡圣雁同学说道:“第一次排练的时候,老师、同学就说我和她长得像,我希望自己不光是在外形上像她,更能在精神上像她。冯铿面对敌人的屠刀没有丝毫的畏惧,她身受7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每当想到这么多优秀、年轻的有志青年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付出宝贵的生命,我就更加坚定自己向他们学习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就在上周,“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虹口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暨虹口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仪式、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虹口区)启动仪式举行。虹口区大中小学的众多思政教育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探索如何上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在今天的活动中,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表示,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为代表,虹口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场馆资源,让红色场馆成为思政育人的大课堂,虹口区教育局会鼓励更多学校参与其中,不断夯实育人基础,创新育人模式,提高育人实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