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走进大学,这堂财经素养特色课在高校博物馆开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120名上财附小二年级的同学们带着学习护照“走进商学博物馆”,开启一场特别的博物馆探究之旅。这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与上财附小合作开展的财经素养教育特色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上财附小特色财经素养课程日前组织的一次博物馆课外实践。
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分别来到保险馆、货币馆、算具馆进行探究学习,并进入报告厅体验古钱币拓印。在展厅中,馆内老师和育衡宣讲队的讲解员们化身研学导师,用一个个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简单易懂的故事构建了文物与同学们的跨时空对话。沉浸式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的学习护照……在丰富多样的保单、珍贵的中国古钱币、第一至第五套人民币,以及中西方特色的计算工具中,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文物的力量,也学习到了不少文物背后的财经知识。
在报告厅的古钱币拓印活动中,同学们跟着博物馆老师一步一步、有模有样地将古钱币“复印”了下来,并制成了书签,不仅在近距离触摸和实践中对古钱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将博物馆的记忆带回了家。90分钟的博物馆实践课让同学们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原先只在课本中看到过的文物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感到无比的兴奋,也让知识在脑中更加印象深刻,这样的学习非常有意思,以后自己还要再来博物馆。
上财商学博物馆馆长喻世红介绍说,此次与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国安路小学合作的博物馆情景课,将附小财经素养特色课程内容和商学博物馆特色财经文物知识深度融合,还融入了德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多方面素养,突出了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性。
上财附小校长卞松泉表示,感谢上财商学博物馆为附小精心准备了这次博物馆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博物馆里学到知识、有所收获。目前,上财商学博物馆已与上财附小形成了“财经文物小报进教室”“商学文化展览进校园”“我是小小讲解员”等系列馆校教育合作项目。多样化的博物馆教育与服务不仅多层次地传播了商学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助力了学生们财经素养的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