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最新癌症数据:新发癌症病例9.14万例!健康提示看过来
2023-04-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最新上海全市新发癌症病例9.14万例,发病率为623/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2019年全市有3.83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61/10万,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4月15日—21日是第三十四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为进一步强化科学防控癌症的理念,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市健促中心于4月12日举办市级肿瘤防治主题宣传周启动仪式,发布本市最新癌症监测数据和主要肿瘤防治工作进展。

据介绍,本市连续四十余年实施肿瘤登记监测,为制定、实施和评价本市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积极研究和推广癌症筛查适宜技术,组织开展人群筛查,大力推进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提升至42%;持续开展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市民防癌抗癌的意识和能力,本市的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56%,十多年来呈稳步增长趋势。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后,本市居民癌症标化死亡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四十余年前比较更是下降了42%。

自2013年起,持续开展社区大肠癌筛查,累计服务576万人次,早期发现癌前期病变、降低发病风险,早期诊断大肠癌提高质量效果。目前,已追踪到的确诊癌前期病变患者达8万余人,大肠癌患者约2.3万人,早期比例达46%,相比未参加筛查户籍居民的大肠癌早期比例高出30个百分点,筛查工作效果显著。随访结果显示,2013-2015年通过社区筛查检出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84.66%,较同年全市50岁以上大肠癌病例生存率高了21个百分点,大大延长了大肠癌病例生存期。

今年,本市将继续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工作,向40万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推动早日实现“50岁以上人人参加一次大肠癌筛查”的目标。

宣传周期间,本市将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各区也将以社区和医院等场所为重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科学的肿瘤防治知识,广泛宣传肿瘤的及早发现、规范诊治和科学康复。市民也可关注“健康上海12320”、“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癌症防治信息。

  == 健康提示 ==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全人群参与,惠及全人群。

绝大多数癌症是由于外界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接种疫苗、避免过量饮酒、健康平衡的膳食、积极的身体活动和保持心情舒畅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健康的生活环境支持,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全人群的参与营造,最终惠及全人群。

注重癌症早期发现,全周期管理,保护全周期。

大部分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治愈,部分晚期癌症也能够通过适宜的舒缓治疗来缓解痛苦。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孕产妇和胎儿监测、新生儿和婴幼儿保健、学生体检以及入职体检制度日趋完善,中青年职业人群应定期参加体检;退休人群应密切关注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大肠癌筛查、妇科病普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科学有效治疗癌症,全社会支持,造福全社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于绝大多数癌症能够提供规范的诊疗,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介导服务,支持癌症诊疗康复的医疗保险、政府救助和社会援助体系日趋完善,满足癌症患者获得有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广大患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而拒绝科学正规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加重痛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