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上海专家成功阻断印记基因家族遗传,健康宝宝诞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林仙华 陈松长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名意义非凡的女婴诞生了。4月17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获悉,这是全球首例应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技术剔除表观遗传印记基因IGF2致病突变并成功诞下健康胎儿的典范,将为众多因类似疾病困扰的家庭带来更多生育健康后代的新希望。
基因检测大数据揭开4次不良妊娠之谜
陆女士夫妇结婚7年,2016年到2019年接连三次不良妊娠。经过一年多的身心调养,时间来到2020年9月,陆女士顺利自然怀孕第四胎,还没来得及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喜悦,却又在产检时遭受命运的打击,异常的超声结果提示:胎儿左侧多囊肾发育不良,右肾偏小,单脐动脉,鼻骨发育不良,心脏结构异常,胆囊未探及,羊水欠充沛,胎儿整体偏小,生长比例不协调。
这一次,陆女士当机立断在孕22周时选择做羊水穿刺,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及家系验证项目检测,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基因检测结果发现胎儿存在IGF2基因c.224G>A 杂合变异,家系验证结果证实陆女士丈夫同样携带这一突变,而陆女士的公公婆婆均不携带该变异,提示该变异为新发变异。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辅助生殖专家黄荷凤教授表示,IGF2是银罗素综合征3型(简称SRS3)的致病基因。SRS3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00-1/3000,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宫内和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身体不对称和特征性面部畸形等。除了第四次妊娠具有较为典型的表现外,陆女士第一次妊娠的无羊水不排除膀胱发育不良的可能性,第三次妊娠的膈疝也与发育相关,均符合该基因的致病表现。
抽丝剥茧层层分析,遗传源头“浮出水面”
获得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新突破的第一时间,黄院士遗传团队针对该案例专门组织开展了会诊讨论:陆女士公婆不携带致病变异,而陆女士丈夫却携带致病变异,显然陆女士丈夫携带的IGF2基因 c.224G>A 杂合变异为新发变异。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陆女士丈夫和胎儿均携带相同的致病变异,仅只有腹中的胎儿发病,而且每次怀孕胎儿都存在各种发育缺陷?黄院士团队带着这个疑惑,进一步选取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胎儿及其父亲共有的6个突变位点附近的单核苷酸(SNP)位点,证实变异位点所在的染色单体来自胎儿的祖母。
在明确了致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后,团队成员们再次群策群力,制定方案进行生殖干预。经与患者尽心充分的沟通交流,完善术前检查,遗传科医生构建检测该致病位点的体系,临床医生制定超促排卵的方案进行PGT-M技术,最后在5个优质胚胎中挑选到2个不携带致病基因且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于2022年8月移植1枚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后,成功受孕。
随后陆女士的整个孕期超声及产检各项指标均有着良好的结果,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产科结局良好。
据获悉,这是国际上首次针对银罗素综合征(SRS3)开展PGT-M成功阻断印记基因的家族遗传的报告病例,是黄院士临床遗传团队防控出生缺陷的又一次创新性突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林仙华 陈松长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