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2023-05-04 青年

青春的光芒是什么样的?是年仅20岁就拿下精细木工项目世界冠军的邵茹鹏,用热爱成就“当代鲁班”;是28岁就成为我国首位穿越北冰洋女驾驶员的白响恩,将炽热的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从无到有破解“卡脖子”难题的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潜心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在十年磨一“舰”后获得的强烈成就感。

他们的青春,流光溢彩。五四青年节前夕,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了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来自上海的他们位列其中。青年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他们的故事和成长,体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报记者 陈宏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白响恩:

新的时代,给所有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白响恩在驾驶室。本文受访者供图

站在上海海事大学的吴淞号教学船船长室内,如今是商船学院副教授的白响恩给学生们上课时,经常会想起10年前自己作为“雪龙号”二副两度驾船穿越北冰洋的光荣岁月。“以前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女性也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这位中国新一代女船长,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感慨地说,“这是个人的兴趣使然,更是新时代的必然。”

回忆驾驶雪龙号的往事

1984年出生于一个航海世家的白响恩,从小就对航海有极大的兴趣,并最终从事了这个职业。她的高光时刻,是在年仅28岁时,作为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破冰船“雪龙号”二副,两度驾船穿越北冰洋,航行18500海里,她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

“我还记得自己当年出发前非常激动。因为第一次真正能够把课本上学过的极地航行和冰区航行的一些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在海上感受一下在冰区航行的技术难点是如何被攻克的,很兴奋,又觉得责任重大,毕竟这是我们中国船舶首航北冰洋。”她说。

那次航行,果然遇上了她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2012年8月30日凌晨,船舶在穿越了两道冰脊并试图穿越第三道时,被冰卡住了,“整个船都被冰包围,而我们的船尾又没有破冰能力,刚刚破碎的冰被两个气旋堆积到了尾部,算是被前后夹击了,根本没办法动弹。”

商船航行不太会遇到这种困难的,从事极地科考的“雪龙号”遇上则不算意外,“这时候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团队的力量,全船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通过基于系统学习的冷静思考,最终顺利破冰脱困回到上海母港,这种精神,真的是教科书上没办法学到的,只有身临其境,体会到了,才能够跟别人分享。”

打破航海业男性垄断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历练中,白响恩成长为中国新一代女船长,在这个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领域,实现了突破。“小时候我只是想去开船,懂事之后才发现,这个行业确实没有那么多女性。”她说,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在全国首次招收了女生,这一“传统”才被打破,“在这之前,全国是没有一所海事学校招女生的,这意味着你连考驾驶证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随着船上大量的重体力活被新的航海电子设施、设备所取代,女性从事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便利,有航海梦的女性也多了平台和机会,在国际港口的沟通能力、处理资料时的专注力和细腻度,都成为女性驾驶员的优势。“之所以能够成为船长,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得益于学校的培养、平台的机会和家人的支持。”白响恩坦言,“没有一个人能孤立地成为自己。”

除了船长工作,作为海事大学的教授,白响恩更是致力于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推动航海理论研究的进步。她主持或参与编撰的多部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她的论文和课题项目屡屡获奖,为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梦想和机遇相互成就

从一个梦想开船的小女孩,到成长为一名女船长,再到如今在商船学院任教,成为了研究生导师,白响恩延续着她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即使现在有了家庭和孩子,无法一年8—10个月都在船上,她仍然会兼顾到家庭和个人价值实现,会利用寒暑假3个月的时间,一年出去跑一趟。

她记得,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300多名学生里面只有20余名女生,“但是现在海事大学3个水上专业都招收女生了,这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它的标志之一,是去年国际海事组织增加了一个节日,每年的5月18日成为了国际海事妇女节。

这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但同样有白响恩这样的先行者们的积极影响。“有个女生告诉我,在高中举行18岁成人礼时,我去她们学校做过一次成人礼的讲座,然后她就被海事大学的航海专业吸引了,最后慕名而来。”

这就是青年榜样的力量。“我和同学们都说,一定要在船上磨砺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工作和生活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但通过航海的锻炼能让他们意识到,办法永远会比困难多,只要自己砥砺前行,前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邵茹鹏:

这块金牌,或能改变公众的职业教育观

邵茹鹏夺冠实现零的突破。

“我的成才之路,普通人也完全可以复制,因为它来自于勤奋、热爱和坚持。”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中,当时年仅20岁的邵茹鹏做的榫卯节点处几乎看不出缝隙,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近日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他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我也希望自己拿下的荣誉,能改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在新时代诞生更多的技术能手。”

热爱大于天赋

2002年出生于安徽亳州的邵茹鹏,成长环境并不算优越。父母来沪务工,将他也带到了上海读书,“成绩不是很好,初中毕业时我爸说,还是得学门吃饭的手艺,我就报考了上海市城市科技学院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我的想法很朴素,他在工地上工作,我想着能和他一起打拼。”

然而,在学校里,他迅速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学校木工基地。这个基地类似兴趣社团性质,主要就是针对世界技能大赛,邵茹鹏觉得很新鲜。通过选拔进基地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是彻彻底底的“小白”,连工具是干什么的都不认识,“但这也激发了我强烈的兴趣,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知识,看到前辈们做的作品,自己渐渐勉强也能做出来了,这种新鲜感和成就感保持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我通过了选拔。是天赋吗?可能有一点,但主要还是愿意钻研。”

这个备赛的团队,每天的训练强度都很大。从早8点到晚9点,我们基本都泡在这个训练大楼里,晚上回到宿舍之后,洗完澡躺床上想刷会儿手机,结果还没刷两下就睡着了——这不单单是身体累,还要考脑力。做一件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加工工艺,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得从中迅速找到最好最优的,要判断要取舍,就比较劳心。”他总是调侃自己,一直以为自己学了个手工艺活儿,“结果发现是脑力劳动的活儿。”

临危不乱的少年

开展世界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的省市学校很多,即使一路突围进入国家集训队,还要遭遇10进5、5进1的残酷淘汰。在国家集训队,此前向来顺风顺水的邵茹鹏遭遇到了瓶颈期,“无论怎么做,都不能突破那个分数了,非常痛苦,想着别人寒暑假都能出去玩,我这是在干什么啊?”

教练找专家来给他做心理辅导。他一开始以为专家会让他放空,结果专家的建议是“更严格一点”,“继续做题!”邵茹鹏没做那个撂挑子不干的少年,结果还真磨出了坚韧的性格,在他正式比赛时,发挥了大作用!

“比赛真的是一波三折。大家都是会按照组委会赛前给的指导题来训练,正式赛题以前惯例是会在此基础上变30%,这次变了90%。”这些变化,让他在画图环节严重超时。

得益于平时的严格训练和强大自信心,邵茹鹏做到了临危不乱。赛事要求榫卯接口缝隙不能超过0.2毫米,但他平时都是按照0.1毫米来要求自己的,对自己的“狠”,终于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在后面的环节迅速赶上,抢回了时间,也拿到了高分,从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为我国精细木工项目斩获首枚金牌。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第七〇八研究所的107将:

舰下水的那一刻,

我们懂得了何为自豪和奉献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

2021年4月23日,两栖攻击舰首舰“海南舰”交接入列;2022年,“广西舰”“安徽舰”也相继入列。“以前总觉得默默奉献、幕后英雄是一些只在课本和新闻中见到的大词,离我们很远,但看到这些舰下水的那一幕,才真正理解了这些词的含义。”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作为团队107位成员的代表,负责船体结构设计的刘晓冰、负责总体设计的潘露峰和负责通信导航的钱帆等三位设计师在接受青年报专访时说。

从无到有十年磨一“舰”

在“海南舰”诞生之前,我国大型两栖作战舰船领域的空白亟待填补,从外在的船型设计、重载甲板结构设计,到动力设备以及动态信息实时交互等技术,都需要完成突破。

刘晓冰说:“我负责的船体结构设计,难在哪儿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原有的技术是造3层楼的,现在要你造8层楼,这并不是简单地往上叠加就可以,技术都完全不一样了。”

潘露峰也说,两栖攻击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总体上,它需要有更高的装载能力——通过更高的干舷,去容纳更多层甲板,提供更多的装载空间。但干舷高了,设计上就需要充分考虑由此带来的影响,比如海上航行就会承受更大的风载,需要提高整个船的抗风能力,确保稳性安全。即使我们现在认为自己比较有优势的通信技术,其实在大型舰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钱帆说:“海上条件和陆地上完全不同,经常会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不确定因素太多,我们就需要一些冗余设计,保证通信安全。”

包括他们在内的设计团队共107人,在研发设计阶段,啃下了设计准则、总体布局、舰机适配、大框架结构等方面的硬骨头,为各阶段设计提供了规范标准和审图依据。最终,十年磨一“舰”,终于诞生了我们自己的两栖攻击舰,使我国跻身全球极少数能够自主研制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强国之列。

成就感来自交船一刻

都说年轻人工作,需要成就感和价值感来鼓励自己,但作为军工科研人员,第七〇八研究所两栖攻击舰研发设计团队成员们,早已习惯了默默做事。“如果能解决掉一点技术上的难题,推动研究往前走一步,那我们就会很有成就感。”他们说。

科研人员都能体会,这种需要从基础理论开始研究,然后再完成实践应用的岁月,有多漫长和寂寞。像“海南舰”最关键的“海上复杂海况下的载荷”这个技术难点,“从最开始的制定设计方法,到模型试验、方案对比和安全性评估,我们就花了至少三年时间。”刘晓冰说。

这些工作是不能和亲朋好友和同学说的,聚会时被问及,他们最多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像在造房子”“像在搞装修”。“只有当设计的船航行在大海上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到无比的自豪,会想到,我也为这艘船作了一部分贡献,为祖国的海军事业、国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毕竟,我们花了整整10年时间做出了这样一个拳头产品啊!”他们说。

这个光荣的团队,目前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项目,近3年累计发表专业论文1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船舶集团科技进步奖3项。团队成员中,1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国船舶集团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团队中的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成长为两栖攻击舰研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而团队的这份荣耀单,也正在不断加长。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