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上海将展开垃圾分类执法检查
2023-05-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首提地。今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检查本市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在5月6日下午举行的执法检查启动会上,相关部门作汇报交流。启动会上透露,5至6月,市人大将赴快递外卖企业、菜市场、餐饮店、居民区、交通枢纽、末端处置企业等,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末端处置等情况集中开展监督检查。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保持稳定,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日均2吨左右,生活垃圾“三增一减”趋于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市绿化市容局直言,当前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还未达到预期,具体表现为小部分市民分类投放习惯尚未养成、干湿垃圾混投现象有所回潮、小包垃圾等不文明投放行为、居住区误时投放点管理不善等问题时有发生。

资源化利用水平仍待提升。在生活中,不少市民总还存在困惑:我们认真分好的垃圾,后端能好好处置吗? 目前,上海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此外,去年年初规划新增的7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已有多座开工建设,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今年年底要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3%。

当下,湿垃圾处理能力存在阶段性缺口,可回收物回收体系韧性有待增强,市域范围内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渠道仍需补齐,回收主体企业集聚度、规模化程度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据市经信委介绍,本市现有百余家资源循环再利用领域的专业化企业,产值近150亿元,其中从事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的企业20余家,涉及的废弃资源品类主要包括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餐厨废油等,废纸、废纺、铅酸电池、焚烧飞灰等领域暂无再生利用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今年上海将建设完成1个综合性、3个专业性绿色分拣中心。同时,市商务委将指导相关企业做好业务对接,打通废纺织品的再利用渠道。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王醇晨介绍,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在连续四年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监督检查基础上,将进一步全面检查《条例》的实施情况,并总结本市经验做法,剖析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法规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推进《条例》全面有效贯彻实施,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