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十字日,他送上了一份爱的礼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五年前,他悄悄许下了一份承诺。五年后,属于他的“髓愿”终于实现。这一天是池晓馈赠生命礼物的日子,也是全体红十字人的节日——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来自青浦的池晓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一份爱的礼物,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特有的方式庆祝红十字人的节日。
// 电话再一次响起 //
今天,对于池晓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五年前的一份承诺终于兑现了。来自青浦的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2018年5月9日,池晓所在的镇团委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活动,池晓与众多有志青年一同报名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没有想太多,想着有机会救人,就加入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他,永葆军人本色,将帮助他人视为己任。
2020年,池晓第一次接到了分库的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他未曾想过自己会如此幸运,这么短的时间就配上了。
然而,很久之后,也没有接到进行下一步的消息,池晓内心充满了遗憾。那个时候,池晓正在浦东机场做志愿者,守护着上海的安全,在空闲的时间里,他时常会想,虽然自己最后一步没被选中,但其他人如果能救到对方,也挺开心的。
今年3月,当那个被郑重地存入电话簿里的号码再一次响起时,池晓激动地按下了接听键。
在确认自己真的又一次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池晓没有任何犹豫同意了捐献。从入库的那一刻起,他早已做好了捐献的准备!这是他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答应了就一定会坚持到底。
在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家人后,池晓也顺利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因为之前经历过了一次,他们都很支持我,让我自己做决定。”
// 用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 //
在读大学时,池晓第一次进行无偿献血,那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血液的珍贵与生命的特殊意义。“这次配对成功,也挺荣幸的。无论如何,救人要紧。”池晓告诉记者。
征得家人同意后,池晓按照计划安排,顺利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当一切尘埃落定,入院捐献的日子终于确定后,他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踏实了。“在做高分辨时,我和一个志愿者一起去的,他和我一起通过了高分辨和体检。之后,我接到了分库老师的电话,告知我准备捐献,而他接到的电话却是对方终止了。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我想的就是希望对方患者能好好的,坚强点,可以顺利完成捐献,当时真的担心接到终止电话。”每一例成功捐献,都来之不易,这是独属于他们的幸运。
5月8日,是红十字人的节日,在这一天,池晓用自己的热血,为另一个生命送去了爱的礼物,也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
在确定了采集的日期后,池晓激动地说道:“今年是我登记入库五周年了,能在这一天完成捐献,很有纪念意义。”
采集当天,池晓镇定地做着采集前的准备,采集过程中,他一直很放松,捐献进行地很顺利。几个小时后,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在严密的保护下,被送往了患者所在的医院,不久之后,这颗生命的种子即将在另一个生命中重生发芽,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希望通过亲身经历让更多人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也期盼着更多人能积极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池晓说。
// 让博爱之花绽放申城 //
这一天是池晓馈赠生命礼物的日子,也是全体红十字人的节日——世界红十字日。
今年5月8日所在周,是新修订施行的《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确立的首个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市民可以通过关注市、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获取各单位为民服务菜单,了解公益培训、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公益集市等感兴趣的活动项目;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观看“博爱讲坛”演讲,倾听来自各行各业红十字人的故事;官网、微博也将陆续发布相关资讯,介绍活动安排,分享精彩图片视频等。市民可以走进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红十字四烈士事迹陈列室,“4D”体验红十字历史文化的魅力。“心跳旅程”——线上救护知识小游戏于5月8日正式上线,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急救知识。
为使市民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红十字博爱周期间,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将利用遍及全市的红十字服务站点、志愿服务基地、救护培训基地,举办“博爱申城”红十字志愿服务、“红十字‘救’在身边”公益救护培训活动。全市各冠名红十字医院将举办“洒向人间都是爱”大型义诊及健康科普等活动。市民还可以通过市红十字会“博爱申城”小程序、腾讯公益小程序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助项目”,向市红十字会设立的人道救助项目捐款,帮助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奉献自己的爱心。
此外,红十字公益广告宣传还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和公交、地铁移动电视,以及户外大屏、高铁、公交车身等载体,集体亮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申城增添色彩。
红十字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红十字精神和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投身红十字事业,践行红十字精神,让红十字工作助力城市文明进步,让人生更加出彩、生活更加美好!”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李江英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