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重离子医院交出八年成绩单,年治疗量发展到超1000例,收治病种拓展至近50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我很幸运,能加入国内首批质子重离子临床试验!现在我早已回归健康生活,没什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有保障。”来自河南的闫先生如约返回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连续第9年规律随访复查。
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迎来开业八周年。医院年治疗量从开业首年200余例,发展到目前超1000例/年,单月完成治疗出院的患者峰值超100例。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疗出院患者5648例,年平均增长率达20%。
收治病种拓展至近50种,覆盖常见恶性肿瘤
9年前,闫先生罹患颅底软骨肉瘤,这是一种局部侵袭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手术无法完全切除且对一般放疗不敏感。综合考虑预期疗效并减少后遗症,闫先生于2014年申请并成功入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前的临床试验,接受了质子重离子放疗,随访至今未见转移复发迹象。
院方表示,目前,该院收治病种已拓展至近50种,覆盖常见恶性肿瘤,已完成治疗出院出院的5648例患者中,头颈部肿瘤2962例(包括鼻咽癌、颅底颅内肿瘤、咽喉及颈部肿瘤、鼻腔及鼻窦肿瘤等),胸部肿瘤971例(包括肺癌、气管肿瘤、食道癌、纵膈及胸腺肿瘤等),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肿瘤1715例(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肝胆肿瘤、腹盆腔及四肢肿瘤、大肠癌等)。
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将国内发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5个病种作为临床重点病种,将胰腺癌、乳腺癌作为临床研究病种,上述7个病种的患者数占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三。来自长三角地区患者占所有患者的55%,其中,上海患者30%、苏浙皖患者25%。近两年,来院接受完粒子放疗的上海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都参保了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2021年7月1日生效),医院已协助300余位参保患者办理了保险理赔手续,患者累计从保险公司获赔3500余万元。
经与国内外权威肿瘤学期刊上发布的临床数据作比较分析,医院采用重离子质子治疗的临床重点病种及临床研究病种,无论是临床疗效还是毒副反应控制方面,均已比肩或超过日本、德国等国际同类机构先进水平。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生物样本库
与此同时,医院围绕重点病种粒子技术攻关、提升重离子治疗比例和减少治疗总次数等临床关键问题,重点加强包括生物样本库、省级重点实验室、粒子放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内的“一库一室一中心”建设,持续加大前瞻性临床研究及应用支持力度,加速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相关成果产出持续高质量“反哺”临床。
医院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生物样本库,累计存储生物样本超过10万份,为医院掌握粒子重大基础与临床研究国际主动权,开展大队列精准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生物和放射免疫学效应研究积累了“战略资源”。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建设的“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融合了两院优秀人才资源和优势研究资源,覆盖了国内近100%的质子重离子患者和本市30%的光子放疗患者。
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推进粒子技术创新研发与转化应用,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治疗椅、粒子束流施加器、眼球定位追踪设备等粒子辅助治疗设施,并借此开展了近十项首创性临床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