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成:将世赛精神传承发扬下去,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3-05-23 青年

>>>编者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由青年报社策划主办的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金牌教练梁吉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世赛”和“3D数字游戏艺术”是对梁吉成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两大关键词。自大一起,95后的他跟世赛结缘,开始走上“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的深耕和创新之路。多年来,他从参赛选手,转型成为国家队教练,进而开启创新创业,其间依托双创公司积极与各合作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持续为行业赋能。

  在世赛中崭露头角  

回想起与世赛结缘的经历,梁吉成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那时刚进入大学,还是一名大一学生。正好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设置了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我们学校就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选拔。”就这样,动漫设计专业的梁吉成,跟其他同学们一起,开启了征战世赛之路。

从零开始学起,谈何容易?那段时间,他们白天正常上课,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世赛训练。“训练节奏非常快,强度也很大,有时一熬就是一通宵。”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吉成先是从学校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学校5人集训队,随后又参加了上海市的选拔赛,并勇夺第一名。2017年4月,在深圳举行的全国选拔赛中,他获得了第5名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国家集训队,成为了一名国家队选手,积累了日益丰富的技术、项目和赛场实战经验。

梁吉成(中)与团队成员合影。本文受访者供图

  打通“最后一公里”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同学来询问请教他有关3D数字游戏艺术的相关内容,热心肠的梁吉成总是予以耐心解答和讲解。“何不开个公益班,系统地为同学们分享技术知识和比赛技巧?”有了这个想法后,梁吉成快速行动起来,找院长、借场地、安排学生暑期住宿。就这样,2017年暑假,他的第一届培训班正式开启,伴随培训班的陆续开设,他慢慢从参赛选手转型成为了一名教练。之后,他又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集训基地的一名助理教练,负责基地建设、赛务筹备、现场运营等工作,在世赛之路上越走越宽广,个人职业发展也越发清晰。

毕业后,梁吉成继续深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他深知,教授干货知识和实用技术,还不够,要不断思考:如何把枯燥乏味的技术转化为便于理解与应用的内容,还要“有趣”,寓教于乐。“这也是产教融合的过程,学生们有了兴趣,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之后,再进入企业,这就为接下来的顺利就业铺好了路。”

抱着这样的理念,他带领并指导学生们参加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全国铜奖和上海市金奖的好名次。这次获奖,在梁吉成心里种下了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

2021年,他成立上海森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把所掌握的技能真正转化为对社会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打通人才培养输出“最后一公里”,力争做到选手不仅为竞赛而培养,还重点协助高技能人才自主创业。

  传承发扬世赛精神  

伴随元宇宙热潮的来临,梁吉成与团队也紧跟趋势和热点,开启了积极的钻研和深耕,不断尝试可落地化的场景,为客户提供服务。其间,他还带领团队积极研发自主产品,如首款中药科普型教学工具图鉴游戏《百草鉴》,通过三维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教育类游戏,将知识融于游戏,寓教于乐。此外,他与团队还承接了世赛项目盲盒制作的设计任务、世赛系列项目宣传片拍摄剪辑。

去年,梁吉成带领徐城阳、阚德俊等5位同学参加了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青年报社、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办的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创意致匠心 技能动天下”项目。最终,他们的作品《3D数字盲盒》荣获人气奖,他本人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由他牵头指导的元宇宙方向作品《元生基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上海赛区金奖、全国银奖。

作为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金牌教练员,梁吉成从第44届世赛国家队退役之后,始终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多年来,从未间断。在他的带教下,逐渐涌现出了一批3D数字游戏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吴嘉馨,从一名中高职贯通学生,到参加3D数字游戏世赛项目集训,再到入选上海市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银牌,进而荣获2022年澳大利亚全球技能挑战赛金奖。

多年来,梁吉成始终是连轴转的状态,他本着对团队负责,对项目负责的原则,事无巨细,精益求精。除了参与世技赛系列教材的编写外,他还致力于在全市中高职学校进行技术普及,并把相关技术标准引入到行业里,希望把第一手的,教学资源传播出去,在全国进行普及。

当然,他也深知,技术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升级的,未来诸如建模技术等,有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取代。“即便未来不需要建模了,我们依旧可以将美术设计思路通过编程的形式去呈现出来,这也是新的展现方式。”梁吉成充满了信心。对他与团队而言,现在需要做的是依托产教融合,将世赛精神传承发扬下去,持续为行业赋能。

==   对话   ==

既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

青年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作为95后青年,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你有着怎样的规划、目标与期许?请结合本专业领域与工作内容来谈一谈。

梁吉成:新青年,新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抱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一定要紧跟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3D数字游戏艺术在不同场景下的落地与应用,持续创新赋能,去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价值。未来,还将依托产教融合,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高技能人才。

青年报:同为青年奋斗者,请为那些一样乘风破浪、奋楫扬帆的青年追梦人说一段鼓励和祝福的话语。

梁吉成:只要是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事情,那就拼尽全力去做。拼搏、奋斗、坚持,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所在。同时,还要记得:切忌浮躁,前行路上,我们既要“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