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儿童友好城市,第九届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落幕
2023-05-2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5月27日,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广播电台、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主办、SMG小荧星承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协办的第九届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决赛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报告厅顺利落下帷幕。

    推动儿童参与城市建设    

今年的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以“同筑友好之梦 ‘童’享申城未来”为主题,让孩子们化身小小城市规划师,讲述自己的城市观察、未来畅想,用自己的讲述真实参与到城市规划中。

今年的大赛共吸引了40000多名来自上海各区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小选手共同参与。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2年小荧星“美育计划进崇明“项目的开展,今年的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还吸引了众多孩子崇明各个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孩子参与。

比赛现场,一位来自崇明的选手家长告诉记者,对于崇明的孩子来说,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这么大规模、高规格的专业赛事,今天的比赛不仅让孩子拓宽了眼界,提升了自信,也让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于城市未来的展望。

    特色语言组别再铸报名巅峰    

相比往年的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在今年的赛场上,可以看到更多国际面孔,据组委会介绍,今年的大赛受到了上海诸多国际学校的加入,外籍小选手的参赛人数达到了三位数。

而除了外国孩子讲中国话,今年的国际少儿语言艺术大赛特色语言组的报名人数也再创新高。今年沪语组和外语组的报名人数达到了20000多人,接近了报名总人数的一半,据悉其中最小的外语组参赛选手刚满4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选手们极富创意地将小语种、沪语、英语、普通话进行了多语种的融合。在今天的决赛上,用英语、中文和西班牙语三国语言完成比赛的徐晨莹告诉记者,老师们常说要用外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虽然自己学习西班牙语只有1年,但这次还是决定在演讲主题里融入西班牙语,因为自己相信,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但展现了自己作为城市未来建设者的国际视野,也展现了上海对于各种文化的包容。

    推进“15分钟幸福生活圈”建设    

小荧星还依托今年的主题举行了一系列城市发现活动,带领孩子发现城市之美,挖掘身边的“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在今年的大赛系列活动中,小荧星挑选了两条人气最高且最具有城市代表性的外滩线路和苏州河线路展开了多场城市微旅行。通过讲解老师生动的讲述和引领,带领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城市美感,以及隐藏在建筑中的城市发展足迹。

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类活动不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长大的城市,更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且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或者画作去记录这些美,真正将艺术技能运用于生活。

在此次大赛中,少先队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大队还推出了首个全市推广的社会实践类特色章——少儿金话筒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