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破坏者”变身“修复者”,上海探索环境保护创新司法实践
2023-06-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超标排污、非法捕捞、擅自砍伐……对于这些违法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或无法完全修复的情形,除相应处罚外,如何让违法者有效承担替代性修复责任?

6月2日,青浦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检察院召开“跨界共治,此最江南”检察开放日。据青浦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室主任余莉介绍,根据替代修复方式,要求违法者承担替代性修复责任,让“破坏者”变身“修复者 ”。活动中,三地检察院还共同会签《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双碳”目标落实联合实施方案》。

上海三中院及金山、青浦、崇明、上铁法院四家基层法院今天发布了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实践情况。自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五家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465件,其中包括刑事案件219件、民事案件50件(含民事公益诉讼3件及司法确认案件25件)、行政诉讼案件67件(含行政公益诉讼1件)、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129件;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390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五家法院通过“三合一”审理加强对环境的整体保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