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型”商圈让每个梦想有舞台
2023-06-04 生活

>>>编者按

随着“五五购物节”和“六六夜生活节”的热潮纷至沓来,创意无限的城市市集带着烟火气重新回归。那些潮流市集上的时髦摊主,他们年轻富有活力,他们脑洞大开,富有创意,更重要的是他们深谙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之道,善于借赶集之事成“社交之美”“创意之美”。我们走进这群摊主的故事,在一个个有趣的灵魂背后发现生活的万般滋味。城市赶集,赶的是不灭的生活热忱,集的更是人世间的诸多美好。

市集小档案

近日,“谱梦空间”进驻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进驻商场的助残扶残公益空间,位于B馆3楼和六合路上的“益百·谱梦集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摊主。这个公益集市热闹非凡,有残障人士制作的无声气球、折纸等匠心工艺互动区域,有无声咖啡师“坐镇”制作特调咖啡的吧台,还有非遗酒酿制作、绿豆糕、艺术巧克力作品等展陈区域。现场,残疾人跆拳道运动员还带来了跆舞秀表演,展示了残障人士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缤纷多彩的技能。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商圈,打造这样一个温馨有爱的公益集市,不但能为残障人士展示自我技能提供平台,也能创造平等参与的无障碍环境,助力上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残疾人友好城市标杆。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无声咖啡  

流淌的是浓浓心意

无声咖啡师王昱。本文受访者供图

借助这个公益平台,更多残障人士距离个人梦想更近了一步,无声咖啡师王昱便是其中一个。从2017年开始系统性学习咖啡制作,王昱深耕咖啡领域已经6年有余。2019年,他曾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术大赛冲调咖啡项目中获第四名,拥有SCA中级咖啡师证书。拉花制作要反复实践,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以减少浪费,王昱从最基础的爱心、玫瑰花、树叶,逐渐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拉花花型,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方向。

“益百·谱梦集市”上,王昱“坐镇”特调咖啡吧台,为市民朋友们亲手制作一杯好咖啡。为了参加这个市集,他已经提前准备了好几天。当天他所制作的创意咖啡是桂花酒酿拿铁,食材“龙潭酒酿”出自第五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同样是参与这次市集的残障人士做的,“借助这个公益平台,我们这个群体也可以相互帮助,彼此赋能。”王昱通过手语翻译告诉记者。

在金牌咖啡师王昱看来,打奶泡是个困难的问题,健全人做拉花,可以靠听声音去判断蒸汽棒入水位置对不对,但听障人士听不见只能靠眼睛看,然后不断去练,找准打奶泡的感觉。通过这个公益平台,王昱的心愿就是让社会各界都能了解到残障人士可以成为很好的咖啡师,通过公益市集也能把更多残障人士的作品、产品带到现场,一起为他们实现梦想出一份力。

  艺术气球  

上升的是人生气旋

艺术气球师刘莹。

在这个公益集市上,像王昱、杨丹琪一样的达人随处可见。他们中有无声气球设计师、无声咖啡师、巧克力设计师、跆拳道大神、非遗酒酿制作师,他们通过个人技能才艺的展示,展现了残障人士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谱梦空间”也以展览以及集市的方式助推公益走进商场、融入商业。

艺术气球师刘莹的履历也不简单。2019年—2020年获得上海残疾人技能俱乐部贡献奖和发展奖,2021年获得上海残疾人技能直播比赛第一名。

作为一名听语障碍人士,刘莹通过自学魔术气球和参加专业的气球培训课程,学习了气球造型以及现场布置,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气球结缘的创业之路。现在刘莹加入了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术能手俱乐部,在家人和指导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一间属于自己的“阳光气球工作室”,用艺术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

借助谱梦公益的平台,她在气球制作方面的技艺被更多人发现。借此平台,刘莹希望接触更多的人。虽然她听不见,但是依然能用气球艺术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快乐给更多人。“追求你心中所爱,任何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巧手折纸  

创造的是精彩人生

折纸艺术老师杨丹琪。

杨丹琪是一位折纸艺术老师,也是黄浦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患有先天视力障碍。此次她的折纸作品出现在了集市的工艺互动区域。

上小学四年级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丹琪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接触到折纸,从此爱上了折纸。她在折纸班学习几年以后被选拔进入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工艺美术团,师从工艺指导高级教师张宁老师。她在张宁老师的推荐下多次参加浦东新区和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曾获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银奖。杨丹琪一方面在社区里教小朋友折纸,另外她还会在街道的阳光之家、阳光新院教特殊学员折纸。这些特殊学员对折纸充满了兴趣,经常会和她分享心得体会,“好为人师”也让杨丹琪找到了更大的职业成就感。

“有个木桶效应,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一个人的短板,但是我觉得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应该采取长板策略,我们要让自己的一技之长足够长。”杨丹琪告诉记者,“折纸于我更像是成长路上的伙伴,带领我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每当琢磨着完成一件较难的作品后,都能带给我无比的快乐。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传递这种快乐,也希望所有的视障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创造像折纸一样丰富的人生。”

杨丹琪的折纸作品。

公益集市上,杨丹琪带来了一些大型的折纸作品,其中有动物、花草,还有一些和大家认知中不太一样的折纸作品。她说,希望借助平台可以发出残障人士自己的声音,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成为自强自立的一群人。

折纸不但打开了杨丹琪的人生大门,她还要利用这个工具让更多视障朋友走出家门,在折纸中体会人生的快乐,体会生命的获得感。“即便我们的身体有缺陷,也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人生值得不同的尝试和挑战。”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