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话小剧场再迎经典之作,话剧《一个夏日》迎来首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剧目,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获奖作品,曾获“易卜生奖”的挪威国宝级大师约恩•福瑟话剧代表作《一个夏日》中文版6月8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生活是如何改变一个女人的模样——过去和现在交织,《一个夏日》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舞台上,五位实力演员用细腻的表演展现最自然流动的情感,演绎最日常的生活, “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直击人心。据悉,该剧将上演至6月18日。
福瑟的作品中蕴含巨大情感张力的极简主义语言,对白中强烈的节奏感与音乐感,并置的时空,交缠的现实与梦幻,彰显他独特的美学与戏剧风格。重复、停顿、空白和沉默,福瑟赋予我们生活日常中那些熟悉的语句全新的含义。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没有具体的名字,常被冠以“男人”“女人”“他”“她”“朋友”等称呼,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暗示剧中人物的经历具有普遍性。他通过最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瞬间,对人物的情感历程进行挖掘,探讨亲密关系中孤独与背叛,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对于生命的思考……《一个夏日》便是这样一部作品。2019年,话剧《一个夏日》首次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舞台,让更多中国观众走近了福瑟。
话剧《一个夏日》中文版导演王魏认为,《一个夏日》所传递的孤独感、疏离感是人类社会当下普遍存在的。从首轮演出到如今再度回归剧场,王魏感慨道:“这部剧初排于2019年的夏天,距现在已近四年光景,这期间,我想我们对‘孤独’、‘隔阂’、‘疏离’可能有了更直观更切肤的感受。”
而王魏也希望通过演出能与观众分享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就是“自洽”给予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活着,只有自己,也将只有自己,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平和。别害怕孤独,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是宁静的,是平和的,是愉悦的。这是这部作品留给观众的情绪出口,是福瑟要传递给观众的活着的力量。就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且充满欢乐的。
在剧中饰演“年老女人”的是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水,她个人也十分钟爱这部独特的小剧场作品。她分享道:“这个戏的表达是很克制的,它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当中,底下是暗流涌动。我想一个好的作品或者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就是要不断地去演,然后可能经过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有更多的人去理解这样的作品,以至于喜欢上这样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排演《一个夏日》的意义,再加上我们也喜欢去尝试各种风格,在创作上我们不能局限于某一种风格。这部戏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也是一个蛮大的考验。”
白色帷幔摇曳,观众沿着两边铺满砂石的小路走进剧场,仿佛瞬间来到了峡湾海边,浓浓的北欧氛围感扑面而来。话剧《一个夏日》安安静静地诠释“生活”,展现出很多我们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然而它并没有给出我们很明确的答案。很多时候有些问题我们并不需要找到明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用心来体会、来感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