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连接世界与中国,中国电影重任在肩
2023-06-1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以“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为主题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之开幕论坛,今天上午举行。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电影正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飞奔,并且电影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国产电影讲故事能力迅速提升 // 

说到“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要连接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而事实上,近年中国电影讲故事的水准不断提升,这直接提高了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就透露,目前在中国电影票房中,国产电影的贡献率达到了八成。这固然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这些年的特效技术没有很大突破有关,但最主要的是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提高了。

“现在主流观众对于中国故事,对于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共情和共鸣的需求增大了。而现在恰恰是中国电影可以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傅若清表示,“中国自身的于情于理碰撞的故事,正在电影中不断涌现,再加之国产影片的技术表达和导演的创作能力也都在提升,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需求。所以我们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说,国产电影也更能吸引主流观众。”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

这一点得到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的认同。一年多前,上影等几家单位共同出品了沪语电影《爱情神话》,深受各大城市白领女性观众喜爱,在上海有的女性观众已经五刷、六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它很精致、很优雅、很多元、很包容,很有烟火气。它是从女性观众的视角展现了现实当中的两性关系,应该说是塑造了前卫的、现代的、独立的女性形象。”

这当然是国产电影讲故事能力提高的一个表现。王健儿还举例说,今年年初上影出品在B站上独播的动画作品《中国奇谭》,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转发量达到2.5亿次,其中有一部叫《小妖怪的夏天》,在豆瓣上的开话分是9.9分。“为什么这么火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小妖怪夏天》里的主角小猪妖人物设定是一个打工人,这对许多在职场上的新人、年轻人来讲很有代入感。”

 // 高科技助力电影发展 // 

现在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有好故事,还要有高科技。在傅若清看来,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产物。“电影如果没有技术的加持和技术的推动,很多艺术的表达和艺术的呈现会很空洞和苍白。”傅若清说:“我们试想当年黑白默片时代的表达能力,放到今天是根本无法吸引到观众的。电影就是最新科技的实践者和应用者。”傅若清透露,年初中影的《流浪地球2》大火,为了拍好这部科幻片,中影聘请了20多位科学家来当顾问,这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说,影视工业作为视听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整个技术集大成的展现,它应该一直是最积极拥抱技术创新的范例。在刘昕看来,高科技对于电影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加持和添彩,高科技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电影生产的本身。“高科技可以为主创人员带来更新的表达方式,讲故事的方式和手段,呈现给观众的效果,都会在成本上、时间上体现一种压缩。电影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释放。”

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

高科技对电影生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作,也体现在影片的呈现上。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说,AI对动画电影主要环节效率可能会达到50%,也就是说原来他们计划每一年做3部动画电影,现在就有机会做到4部。这还不是全部。王长田很关注VR对未来电影发行放映方面的改变,因为这让个人首轮影院成为可能。“未来你在网上买了一个电影票,可以到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在自己的VR上观看,猫眼把影片推送到你的VR上,在家里可以看到跟电影院相媲美的效果。”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是做院线的,他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王长田所说的高科技对电影发行和反映所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他说,虽然目前这些新技术还没有办法到大屏幕,还是在小屏幕的阶段,但未来几年就有可能实现。“所以影院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强化剧场效果,提升视听技术的质量和放映的质量。我们要强化和小屏幕的竞争,大幅度增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 电影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命题 // 

有了高故事和高科技,是不是就是高质量的电影?在与会嘉宾看来,电影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傅若清表示,谈电影高质量发展,其实就是谈供给侧改革。要创作更多、更丰富、更多类型的,更具备独特艺术魅力的电影。同时也必须尊重市场,尊重观众,因为没有终端的电影市场,电影的供给都是空洞和苍白的。过去有很多国产电影在世界上得了奖,但是没有观众的共鸣,全是创作者在自娱自乐,这样的电影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

王健儿也认为,解决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就是解决一个投入产出的基本逻辑问题。他最近就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喊了这么多年好故事,但是好故事总是有限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好故事了,怎么样能够产生‘长尾效应’。”王健儿说,国外一个大IP系列可以做几十年,所以他也坚定地认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还是要走大IP开发的道路。“首先我们要有生产、创造大IP的能力,同时要有一个长线的规划,要把大P持续地长尾效应做出来,否则的话我们全部押宝押在票房上,我觉得亏是大概率,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平衡总体的投入产出。”

王健儿说,现在有个风口,就是随着AI时代的到来,“IP+AI”可能是一条新路子。上影有许多好的经典IP,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开发,融入了AI之后局面又不一样了。最近上影就在尝试把葫芦娃做成数字人,让葫芦娃数字人舞团跟真人的街舞团PK。

 // 电影理应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 

导演黄建新。

在著名导演黄建新看来,“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是十分自然和妥帖的,因为电影理应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本身从影的经历里,十几年前做过一些跨国的公司,包括跟好莱坞的六大公司也做了一些。现在国际局势变化很大,这时候我们提电影合作,这是很有意义的。”黄建新表示,“因为电影是呼唤和平的艺术,它是要打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障碍,然后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所以电影在这个时候反而有更大的意义。我们一直渴望电影人能够抛弃这些障碍,用我们的方式能够建立起联系。”

导演本·维特利。

《巨齿鲨2:深渊》导演本·维特利说他已经在做这种建立联系的努力。《巨齿鲨2:深渊》是中国和美国联手制作的一部电影。“我的感觉是,它并不是像《尖峰时刻》那样阐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而是东方和西方元素天然交融。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交流磋商,不断东方和西方文化融合起来,同时确保双方不会互相影响,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导演韩延。

导演韩延拍摄的新片《我爱你!》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说到 “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韩延有一个观点就是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我觉得就像多元化创作陷阱一样,所谓跟国际接轨,中国电影被国际上认可,这也存在一个陷阱,我觉得不能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也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这才是我们为什么反复提要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原因。”韩延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