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海|四个细节!带你深入上海的“小西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杨浦公园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双阳路369号,是一个早在1958年便对外开放的公园。整个公园的布局设计参考了杭州西湖,步步是景:孔石桥轻架湖面,临桥映波顾影,故名“映波”。榆湖岸、碧水榭,湖中雨春双岛一南一北,可泊舟小憩取景留影,就连“三潭印月”等景观也仿制的有模有样。因此,它也被誉为上海的“小西湖”。
不过,它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此。上海最后一座“大象滑滑梯”、湖岸的神秘墓碑、杨浦知名“谐音梗”雕塑、在这“安家”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假期不想去景点人挤人,不妨来逛逛这个“平替版西湖”,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
“仿真模拟”西湖园林景观
杨浦公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隐隐于市”。外面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里面是鸟鸣声声、绿树繁茂。公园内,一座名为“榆湖”的人工湖占据了核心位置。夏秋置身园中,近赏荷花睡莲,远闻丹桂飘香。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个“仿真模拟”西湖园林景观的公园。
资料显示,在1956年的时候,当园林设计人员来到公园用地现场勘查时,看到的除了农田、坟地和已拆除的村落残迹外,就是几个面积近万平方米的鱼塘,其形状特征近似杭州西湖。设计者从中受到启发,把模拟西湖的自然风貌确定为设计主题。
公园从整体布局、绿化设计到组织实施采用的都是江南传统的造园手法,以水面为重心,疏浚原有池塘,将其整理成完整水系,并以二堤、二岛、四桥分割水域,挖出的泥土用于改造地形,使公园景色具有西湖特点。1975年末,公园的精华部分——愉湖景区和中央景区建成。
愉湖在园中部偏北,由曲形长堤分成里、外湖,长堤东为“锦带桥”,西为“压堤桥”,50米紫藤长廊居中,扇亭背倚丛林,里湖东有“竹径桃坞”,西有“小溪秋色”,“迎舟桥”横架湖上,与游船码头遥遥相望,柳堤上桃红柳绿,把外湖分成东、西两塘。
此后,随着公园的不断扩建和改建。园中还建有松鹤亭、香远亭、雨春亭、蘑菇亭、观猴亭和观鱼廊、水榭、棚架、花坛以及6座石桥、便桥,以不同风格,不同的建筑造型,配以植物、假山、石笋组成小景,形成绿树成荫,鲜花异草,假山瀑布,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美景。
上海最后一座大象滑梯
在不少80、90后的记忆中,总有一架“大象滑滑梯”。大象尾巴处有石梯可以爬上去,然后从大象长长的鼻子滑下来。小时候觉得这只大象好高大,鼻子好长,滑到底要用很长时间。
在20世纪50至90年代,大象滑梯风靡全国,造型各不相同。这种滑梯表面用的是当年流行的水磨石打造的,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孩子慢慢变成大人,大象滑梯也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中。有人说,上海最后一架老式的大象滑梯就在杨浦公园里。
杨浦公园里的大象滑滑梯身高约4米、鼻子长约8米,绝对称得上是庞然大物。滑梯被“包浆”到光滑锃亮,也不知道滑破了多少条裤子。
虽然现在的滑梯旁还增加了很多游乐设施,但曾经的孩子们再也找不回以前玩滑梯的那份心情了,似乎长大了就离童话世界越来越远了。
在杨浦公园的一个著名景观里,还隐藏着谐音梗——羊哺玉雕。它位于双阳路大门广场,为汉白玉雕塑,像高1.6米,连底座为2.6米,像体为母羊哺乳幼羔,公羊在旁守护,1987年竖立。玉雕北侧原有喷水池,面积120平方米,池内装有各种喷头29只,彩灯16盏。雕塑和喷泉意寓杨浦(羊哺)涌泉之意。2001年,喷水池被填没,并将羊哺玉雕移至喷水池原址,筑台重竖。
荒诞又常见的“湖堤往事”
在岸边观荷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当我们在狭窄的河岸行走时,发现河岸是用石板堆成,有几块铺路的石板上除了中文,还有英文。
仔细一看,上面有着“R.I.P”“赐伊永安”等字眼。从这些文字推测,这些墓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上世纪20年代。我们能看到的是字面朝上的墓碑,还有众多字面朝下以及埋在湖底的,据说数不胜数。
为什么公园里铺路的石板会出现过去的墓碑呢?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建园时,这些墓主人的墓碑因为年代久远,无人认领;后来因修造人工湖需要石材,于是当时的建造方索性“就地取材”,将这些墓碑拿来修筑湖堤。几十年来,公园也一直未接到上级部门需对这些墓碑采取保护的通知,于是这些墓碑仍留在湖边。
其实用墓碑铺路也不仅仅发生在杨浦公园,蓬莱公园、和平公园甚至是上海交大校园里,也都有类似情况。而放眼整个江南地区,一些铺路的条石基本来源于石质建筑构件、墓碑、神位碑、界碑等;因为它们往往使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材。就连杭州的知名景点苏堤、白堤、河坊街上都有墓碑做铺路石的情况存在。
去而复返的国二凤头鹰
杨浦公园内仅树木就有180余种,个个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也吸引了一些“特殊的客人”。
去年6月,一对凤头鹰夫妇飞来杨浦公园筑巢育雏,位置就在公园茶室附近的香樟林里。凤头鹰是鹰属的中型猛禽,它的头前额至后颈鼠灰色,具显著的与头同色冠羽,其余上体褐色,尾具4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喉白色,胸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横斑。它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树木繁茂的杨浦公园也成为了它们的筑巢之地。
由于护崽心切,它们碰到行人时曾发生过激行为。为了降低人对鸟的影响,也减少鸟对人的威胁,园方在树林间拉起100平方米的绿网作为屏障,助力凤头鹰第一代顺利降生、学会飞行,直到离开鸟巢。雏鸟飞离巢穴后,公园撤下了绿网。很多常客也早就知道了凤头鹰的故事,津津乐道地为新来者做着科普。
今年春天,有人观察到去年的凤头鹰又回到了这里。住在杨浦公园附近的观鸟爱好者们便开始了这场寻鹰之旅。他们在短视频平台记录下这只凤头鹰的行踪,时常来到杨浦公园抬头仰望,期望与它相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