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禁毒教育长效机制,高墙内的他们如何创新帮教矫治?
2023-06-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今天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大家都知道,如果沾染毒品,不仅侵蚀健康、消耗钱财,更会让家庭破碎、诱发犯罪,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然而,高墙内涉毒类罪犯的真实情况更为触目惊心:患多种疾病,刑期漫长,且无接见、无亲情电话,导致情绪低落,对改造丧失信心……在南汇监狱,有吸毒史及涉毒犯罪罪犯总数占在押比例达到21.44%,像这样的情况在涉毒在押罪犯中非常典型。为了帮助这类罪犯与毒魔决裂改过自新,在高墙之内,民警们是如何发挥创新精神对他们进行帮教矫治的呢?

◆ 从关心入手,以耐心为媒,实践“剥洋葱式”教育改造 

四监区主管民警陈欢已在监管改造的一线工作了8年,主要从事监区狱政管理,负责狱内侦查工作。他记得,在接手自己的主管监组时,该监组曾被监区视作为“最不让人放心的一个监组”,到现在已被评为“文明监组”。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来自于陈欢和同事们对管教工作的耐心、细心和坚持。

陈欢善于观察与发现改造的细节问题,从平时一步一步的关心入手,从教育改造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入手,与服刑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 ,还喜欢和狱内其他涉毒类罪犯“抱团”。

在管教的过程中,陈欢了解到,胡某的女友张某也因贩毒被关押于南汇监狱。为卸下胡某的防备心,陈欢积极与张某所在的七监区联系,了解其情况,并由监区领导牵头,在不违反制度规定之下,双方监区进行协商,决定同意两人进行书信往来。“有了一个对外输出的口子,胡某也变得健谈起来,他会主动向我倾诉改造过程中的种种。”去年,胡某由于表现良好,被陈欢选为了监组长。除了协助陈欢完成监组的改造工作,胡某也不负所望,向同监组的服刑人员灌输正向的改造思想。

从事基层管教这些年来,陈欢所承包的监组罪犯无严重违纪情况,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小组总体改造表现稳定。“你不是带有着敌意来的,你想同他一起进步。”从陈欢的经验来看,涉毒罪犯的内心被包裹的很深,对于周围的人基本都会抱有着防备之心,不可能仅凭一、两次的个别教育,了解到什么,必须花些时间、花些精力,不厌其烦地让对方明白,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不能太有侵略性的进攻,往往需要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沟通。“高墙铁网之下,工作看似枯燥、压抑,但我们民警的思想不能被环境禁锢,对于教育改造工作我们要天马行空一点。”陈欢说。

◆ 将罪犯看作一杯水,用艺术矫治激发其心理能量 

对于陈欢的观点,张某的主管民警孙静静也深感认同。“每一个罪犯站在你面前,就像一杯水摆在你面前,我们还得用心感受它的温度,判断这杯水是冰水,或者温水,或者沸水,教育改造罪犯亦是如此。”工作12年以来,学艺术出身的孙静静对于教育改造工作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实践。

通过与胡某的通信,孙静静对张某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张某的资料中,孙静静了解到,她在入狱之前是一个好逸恶劳、无所事事的状态。孙静静希望通过帮助她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张某与胡某的一次通信中,孙静静发现张某很喜欢画画。于是,孙静静就让张某负责主笔监组的主题小报。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张某非常认真负责,原本对小组漠不关心的她也更好地融入其中,加强了与监组同伴的交流与协作,一起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孙静静看到,每次出主题小报,张某都非常期待并积极完成,她的改造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了不少。

在南汇监狱正在进行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中,张某也参加了禁毒征文活动。孙静静看到她在的文章中写道:“我从一个吸毒者变成了毒品的帮凶,然后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我最终以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告终,但我庆幸的是,现在的自己与毒品彻底决裂了。我非常向往过上正常的幸福生活,外面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了,我以后再也不碰毒品了!”这段文字让孙静静颇为欣慰,她认为,艺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可以弥补在常规教育改造中达不到的一些效果,并成为一个延续性的课题研究不断做下去。“尤其对于女犯来说,她们很愿意参与这类艺术矫治活动,勇敢表达自己并展现自己的长处,在日常改造的点滴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帮助她们从心理上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孙静静说。

除此之外,孙静静还让擅长音乐的罪犯担任监组音乐小教员,制定每月一歌的学习计划,让罪犯在紧张的日常改造中,通过音乐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让曾经每日眼泪流不停的罪犯参加绿植养护,种下一颗种子就种下新生的希望,通过每日的浇水呵护,看到破土而出的嫩芽,让罪犯感受生命力的顽强,敢于向前看;监组一名曾经脾气暴躁经常违纪扣分的罪犯,在孙静静教育管理过程中,从未发生违纪行为,今年还减刑1个月。

“我愿意把手伸给你们,就看你们愿不愿意把手给我,让我把你们从深渊与黑暗中拉出来。”承包监组中多名罪犯在孙静静循循善诱的教育下,逐步打开心扉,罪犯周记中的心情晴雨表,从哭脸到一般再到笑脸,见证着她教育改造中的收获。在孙静静看来,教育改造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团队作战。她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让艺术矫治在南汇监狱能成为一个延续性的课题研究不断做下去。和民警们一起携手努力,在生命文化教育大背景下,探索教育改造新方法。

◆ 建立禁毒教育的长效机制 

据南汇监狱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汇监狱一直将禁毒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改造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拓宽思路,建立起禁毒教育的长效机制。除了历年来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之外,近三年来,南汇监狱还会组织涉毒罪犯一人一月至少一次个别教育,约有300余人次涉毒罪犯决定与毒魔决裂改过自新。同时,积极鼓励涉毒类罪犯参加各类心理团训活动,如开展的“拥抱新生”罪犯团体沙盘治疗活动、“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讲诉》、《归来》、“康复-从心开始”系列心理矫治活动。近三年来,监狱组织了1382人次罪犯参加心理团训。

此外,监狱还安排罪犯参加家庭关系调适矫正项目,鼓励罪犯积极主动与亲人互动,积极争取家属的谅解,最终促使罪犯能够与家属建立正常的家庭关系联系,改变该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观的看待生命。近三年来,监狱涉毒罪犯约100余人次重拾亲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