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有了“浦东方案”
2023-06-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是城市管理的一大课题,浦东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前瞻谋划、高标建设、强力推进,对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为提高小区治理效能提出了“浦东方案”,一套覆盖全区2833个住宅小区的综合监管新机制已初步探索形成。6月27日下午,市城管执法局在浦东新区召开“美好社区先锋行动”暨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治理现场调研交流推进会,在全市总结推广花木街道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浦东城管执法局住宅小区数字化综合监管的先进经验。

“我们通过强化法制引领、机制创新、特色治理、数字赋能等举措,初步探索出一套具有浦东特色的住宅小区综合监管新机制。”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说,围绕新机制,目前浦东城管已制定一部综合监管工作规定,建立一套城管执法部门主导、多方参与工作机制,开发一个智能监管应用场景,设计一套物业履职评价体系。

法制引领方面,浦东城管根据相关法条梳理出涉及住宅小区房屋管理、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八大类145条执法事项,研究制定了《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工作规定》,汇编了《浦东新区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工作手册》,进一步细化了住宅小区城管执法领域工作内容、适用范围和执法指引,为小区执法提供了根本遵循。

机制创新方面,浦东城管聚焦住宅小区装修装饰类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主动寻求解决路径,建立住宅小区装修申报登记工作机制,通过压实物业监管主体责任,坚持抓源头、管全程,根据房屋装修流程,按“入场复核、日常检查、离场确认”三个阶段为每位装修业主分别建立了“一户一档”,对装修行为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按照机制,物业企业每日应落实不少于一次的检查,特殊情况下,物业应及时加强检查力量或检查频次。为防止物业“脱检漏检”,浦东城管在系统上设计了自动预警机制,对连续3天或累计5天未检的,将自动形成工单推送至城管中队,由中队对物业进行处罚。同时,为引导业主自觉主动申报、依法装修,浦东城管开发了装修申报登记线上系统,为执法、服务提供了方便、快捷、管用的通道。

“我们依托区小区综合监管平台,整合全区所有住宅小区和物业企业等数据底座信息,制定了针对物业服务企业日常履职情况、工作机制运行情况、公共设施设备管理以及对重大问题的处置情况等内容的规范检查表单。”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此为基础,即可对住宅小区实施“高、中、低”三种风险等级的分类分级管理,对应设定不同的检查频次。

数字赋能方面,浦东城管一直在不断创新探索。除了开发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应用场景外,浦东城管还探索智能发现,紧紧围绕小区综合监管中突出问题,通过AI识别、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无人机自动巡航等新兴技术,探索屋顶违法搭建、垃圾非定时投放等行为的智能发现,持续推进智能场景与执法业务深度融合。

“花木中队注意,指挥中心通过航拍发现,锦安东路270弄一楼栋的楼顶有疑似新增违建,请前往核查。”接到这一通知后,花木中队执法队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此处确有正在搭建的钢架结构框架,随即要求此处房屋业主进行拆除,并于同日对小区物业公司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确定,对于此处新增违建,物业未及时进行制止和通报执法单位。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中队随即对物业公司相应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有了数字赋能,小区综合治理如虎添翼。不仅如此,浦东新区还充分依托“浦东城管”App、浦东建交委“美丽家园微智理小程序”以及智能应用场景等平台,将装修申报登记、分类分级、综合执法、执法保障和物业评价等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有效关联,加强对热线诉件、问题上报、注记解注、执法检查、执法办案等大数据的综合应用,确保小区综合监管工作数据准确、提示及时、处置高效、赋能充分和实战实用,不断提高浦东城管小区综合监管数字化水平。

记者从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依法查处房屋管理类案件1917起,其中,依法查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案件547起,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案件303起,占用改建物业公共部位设施案件190起,物业服务企业未及时报告案件169起,依法拆除小区违建2452处、9.04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