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运营管理数字化人才培养,上海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
2023-07-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科技与城市运营管理深度融合,如何推进城市数字人才培育创新发展?这个论坛给出了解决的可能性。

7月13日,在由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和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共同主办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城市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论坛”上,城建职业学院联合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相关院校和行业企业成立上海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同应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联合体成立后,各成员单位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培养全生命周期数字人才、创建‘元宇宙’试点园区、领跑绿色低碳能源新赛道、培育高端产业新动能、孵化科创载体等中心任务等。”城建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如何搭上数字化的便车?

“随着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现代物业管理向城市智慧运营管理领域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和创新。”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论坛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学院院长黄亮认为,现代物业管理所呈现出来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融入社区治理体系、智慧物业管理发展、积极面向城市服务等新的特征,表明物业管理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从传统的“四保”服务向设施管理、资产管理、数字化管理发展,进而向城市区域空间管理、城市公共资产经营管理、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构建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城市运营管理专业群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体建设,推动城市运营管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社区数字化业务总监申婷则认为,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实施中,需要着重落地社区数字化两站一厅一平台的建设:即数智康养服务站、终身学习服务站、创荟客厅和邻里厢社区数字化信息平台,打造行业生态,以一个一个社区为原点,辐射、链接,形成城市更新2.0。并且根据城市数字化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建立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数智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绿城未来社区运营管理(浙江)有限公司执行总莫晓园分享了位于长三角的未来社区的探索与实践。“以翡翠未来社区为例,我们通过闲置空间的梳理盘活,一老一小重点场景空间的打造,创建出社区自造血、自运转的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浙江省首批通过未来社区验收且唯一无修改项的项目,受到全省推广。”

将利用元宇宙等开发沉浸式课堂

今天的论坛上,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其成立的目的是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联合体,推动数字科技与城市运营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城市数字人才培育创新发展。

“我们学校与百余家头部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服务了上千家中小企业,学生的录取率、就业率在全市名列前茅。本次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必将为学校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参与技术革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表示,该校和漕河泾开发园区有着长期深入的合作,在园区智慧管理方面联合开展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规范制定等工作,为创建产教融合联合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创建的产教联合体的方向是“元创未来、数字城市”,契合了城市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技术研发、人才供给和产业发展。

据悉,随着该联合体成立,各成员单位将发挥各自优势,重构产学城联动新模式,建立智慧物联、运营管理、企业服务、人文社区、产业生态等全方位运营管理与服务全方位生态体系;搭建元宇宙多重应用场景,搭建元宇宙多重应用场景,打造“元宇宙平台+园区试点”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联动体系;发挥联合体原始创新作用,园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供应链,推进绿色低碳相关标准制定和光伏储能设备发明专利研发;布局产业多节点,以漕河泾开发区品牌和特色园区为支撑,打造建筑能源物联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引领城市新发展。

据主办方介绍,联合体将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编制《长三角数字人才发展报告》,探索和实践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人才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教育培训手段。合作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等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