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发需文化跟上,MISA和徐汇西岸梦幻联动
2023-07-1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上海的城市开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上海之所以被誉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是因为即使在新开发板块,文化也能迅速跟上,让钢筋水泥丛林变成文化绿洲。7月13日晚,江风摇曳,充满现代气息的西岸美术馆户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大提琴重奏组的演奏家们将皮亚佐拉、李斯特、格什温、维拉-洛博斯,带到这片市民钟爱的艺术之地,为市民奏响城市夏音,这也是继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深耕多年后,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再次拓展户外演出版图,和徐汇滨江的上海西岸梦幻联动。

13把大提琴于三天前在上交音乐厅亮相,这场MISA演出开票十分钟即告罄的场面堪称火爆。今天,同一班人马移师西岸美术馆,再次在弓弦上起舞。他们与夜跑的年轻人、饭后散步的幼童和老人、玩着滑板的青年不期而遇,让音乐融进生活,让生活随时可以“MISA”。

“今年的‘大提琴夏日狂想’是一个引子,也是一次试水,未来,在徐汇区的支持下,上海西岸将会是上海夏季音乐节又一处固定的户外演出场地。明年,我们会加大力度,为西岸量身定制‘水岸音乐会’,甚至有可能打造‘水岸音乐节’,成为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节中节’。”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演出场地不会局限于西岸美术馆,西岸艺术群落的场馆布局错落有致,可以设计各种融合性的演出,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这不是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西岸第一次触电。早在2017年,乐团就在西岸演过“水岸歌剧”《唐璜》,为上千名观众提供了欣赏露天歌剧的机会。现场的草坪上不仅安排了多个剧情相关场景,还运来大量草垛、草堆,供席地而坐的观众自由倚靠和休憩。

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区域规划总量1340万平方米,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高品质中央活动区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其中,西岸美术馆龙腾大道集聚了20余处各类文化场馆,包括西岸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油罐艺术中心、龙美术馆(西岸馆)等,被誉为“黄浦江畔艺术浓度最高的水岸”,也是“亚洲最大规模艺术集聚区之一”。

如今,上海夏季音乐节和上海西岸梦幻联动,把最热门、最火爆的一场音乐会送来这里,为这片视觉艺术范围浓厚的“艺术群落”,叠加了一层流动的听觉艺术。

为了准备“大提琴的夏日狂想”,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带队勘查了两次场地,最终选址西岸美术馆门前的户外广场,免费开放,拥抱所有到来的观众。有别于台上、台下的传统演出模式,大提琴家们和观众一步之遥,呼吸相闻。

早在2012年,上交大提琴声部就成立了大提琴重奏组,声部首席黄北星组织声部成员勤练重奏,高强度的集训换来了首演的成功。11年来,这支重奏组一直在默默蓄力。如今,黄北星认为,从演奏状态到技术水平,大提琴重奏组越来越好,是时候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亮相了。

音乐会曲目十分接地气。皮亚佐拉《遗忘》、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堪称脍炙人口。在上交音乐厅转战黄浦江畔的西岸美术馆,这支训练有素的大提琴战队迅速调整状态。他们喜欢音乐厅里穿着礼服的严肃音乐会,也享受氛围更轻松的户外音乐会,和观众尽兴互动。

事实上,上海的城市更新一直有着文化的参与,MISA作为海派文化的标杆之一,不只在上海西岸迈出一大步,今年还有新动作——它发起了“全城古典”活动,沿着2条城市漫游路线,上海交响乐团特邀三位青年演奏家陆续快闪上海6大网红地标,让古典音乐融入城市生活的不同切面,也让市民和游客更深入地理解了上海这座城市文脉绵延不绝的奥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