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书店飘出评弹声,在江南文化中感受“消暑良法”
2023-07-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上海已经进入一年中闷热的“夏伏天”。而旧时的上海,一到夏日午后,大人孩子就会到阴凉的书场,一边听评弹,一边喝茶吃茶点。在蝉鸣声中品芬香、赏清凉、听评弹,这也是属于江南夏季的诗意。7月15日,上海1925书局复刻了这一场景,书店变身书场,读者化身老听客,大家一起来体验过去上海人的“消暑良法”。
在“水动风凉”消夏评弹特辑中,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们特别遴选了几段评弹中经典的开篇选曲,闺中女子的精致,江南庭院的荷风,一应俱全。王萍以侯调演唱的弹词开篇《莺莺拜月》选自长篇《西厢记》,是近两年来在新媒体平台走红的网络热门曲目,“丝纶阁下静文章,钟鼓楼中刻漏长”,描绘了红娘和莺莺在月下祭神的场景。季毅洋则带来弹词开篇《莺莺操琴》,同样选自《西厢记》,也是夏季必听曲目之一。
徐一峰的弹词开篇《夏天播音室》很有意思。上世纪四十年代,电台以“空中书场”名义集中播送评弹节目,也是上海首创的评弹空中直播节目。弹词开篇《夏天播音室》就是当年在“大百万金空中书场”播唱的开篇。而评弹弹词选回《夜访》则为长篇弹词《皇太极》中的经典名段,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趣味横生。
陈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小时候就经常随祖母去书场消夏,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一进入书场,听到那琵琶声,燥热的心就安静下来了。而此次书店里的评弹专场让她一瞬间回到了童年,“被满满的江南文化包围,那感觉绝不亚于夏日饮冰。”
上海新华传媒与上海评弹团联合打造的 “评弹中的江南文化”1925书局红色党课已持续了将近一年。市民通过阅读和评弹赏析,更深切地了解了江南文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