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小美也有大门道,浦东“青社沙龙”把青年巧思融入乡村振兴之道
2023-07-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

7月19日下午,2023年浦东新区“青社沙龙”大团镇专场“如何用‘庭院小美’扮靓‘乡村一隅’”主题研讨会暨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专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团镇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五楼举行。本次活动由浦东团区委和大团镇党委共同主办,浦东新区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浦东新区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大团镇团委等单位联合承办,活动吸引了60余名社区治理领域青年人才参加,活动全程线上直播,共百余人线上参与,来自区内各街镇的嘉宾们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围绕建设美丽庭院(小三园),推进乡村环境美化,提供解题思路。

沙龙现场,团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赵辉茂、区农业农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应军共同启动了“青社沙龙”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专场活动。下一步,“青社沙龙”将在大团镇、新场镇和书院镇开展3场主题活动,在涉农镇开展21场“青社微沙龙,围绕解决乡村治理难点,通过链接“青年社会组织资源库”,推动青年社会组织、专业团队、社创机构等参与共同破解乡村“微堵点”问题,有效推动多元力量到村居前端群策群议和探索落地,推进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 乡村一隅充满“青”创力  //  

本期“青社沙龙”主题研讨会聚焦“如何用‘庭院小美’扮靓‘乡村一隅’”议题,来自乡村治理一线的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方法,为破解难题出谋划策。大团镇赵桥村党总支书记徐周杰分享了赵桥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通过“自志桃”志愿者队伍、打造“民俗文化墙”、改造民宿、建设农耕体验园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并汇聚青年力量,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赵桥村村委会发动村内96名团员青年组成“自志桃”志愿者队伍,通过田野调查、头脑风暴、建言献策等形式,广泛搜集村民建议、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此外,每年还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美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的数百名青年大学生来到赵桥村,围绕环境治理、文化自信、乡村自治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既满足群众需要、又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

“民俗文化墙”通过对传统老宅等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修缮,将传统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庭院,使之成为传承乡土记忆、留住乡愁的文化承载;以“桃乡广播站”“桃艺文化舞台”为代表的村民文化广场、农村广播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柴砖银行”“小微景观”等将农村废旧物和建筑废料归集再利用,使用竹篱、旧木料、旧砖瓦打造“小三园” 围栏,利用旧轮胎、旧水缸设置创意景观……这些建议均被一一采纳,在后续改造实践中成功落地。

  // 特色模板调动“青”活力  //  

周浦镇棋杆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军介绍了在宅前屋后闲置土地的打造利用中,旗杆村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出“三全”要求积极培养青年村民主人翁意识。在设计、改造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多处特色点位。以18组特色创建为模板,各个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村民的需求,陆续打造“小三园”,成效显著。 沙 龙还邀请到浦东新区农村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吉晨,围绕美丽庭院建设相关内容要求为大家进行分享介绍。

活动现场,小伙伴们热议频频,不断发问,与嘉宾进行深入互动交流。继主题研讨会后,在开放工作坊中,青年社区规划设计师联盟、青年社区服务队队员、青年社会组织代表等多元力量分成两组,针对今天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形成了两套建议落地方案,为焦点案例“支招”。后续大团镇团委还将在团区委的指导下,开展“青社微沙龙”,引入专业力量群策群议,推动方案的落地实施。相信在标准引导和典型示范下,村民农户都会对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主动参与进来,共建美好家园。

据了解,今年浦东新区“青社沙龙”项目将举办6期主题沙龙活动以及36场青社微沙龙,继续聚焦案例问题解决和工作法推广应用,汇聚多方力量,为焦点案例制定“施工图”,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助力乡村治理和社区治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 News— 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