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38℃,200人,这家汽修厂终于空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张超
“38℃高温,12小时连轴转,他们是好样的!”“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这股拼劲让人敬佩!”让上海市人大代表杨国平和马瑜频频点赞的,是上海徐汇法院近日开展的一起强制腾退行动。执行干警、安保人员、公证员、消防员、公安以及所属街道等200余人,冒着38℃的酷暑,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整整12个小时,顶着正午的烈日和傍晚的暴雨,圆满腾空一处汽修厂,将场地顺利移交给申请执行人。
案件背景 汽修厂拒不搬离租用场地引发诉讼
某汽车服务公司租用某实业公司的一处场地经营一家加盟汽修厂,由于经营不善,从2020年初就一直在拖欠租金,最终引发诉讼。2021年7月,徐汇法院判决租赁合同解除,汽车服务公司迁出场地、返还房屋并赔偿实业公司租金、房屋使用费以及延迟利息等。
判决生效后,时至今日将近两年,被执行人仍未履行义务。为兑现胜诉人合法权益,徐汇法院执行局决定开展此次强制腾退行动。
现场复杂 法院提前做足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腾退工作的顺利推进,执行前,承办法官沈怡明先后三次来到执行现场进行情况摸排。
涉案场地是一处半开放式的汽修厂,通过调查,沈怡明法官发现场地情况特殊,呈现三个“复杂”特点。一是位置复杂,场地占地1000多平方米,近邻加油站,有燃烧爆炸的风险;二是人员复杂,包括被执行人公司员工和加盟公司以及合作公司工作人员;三是物品复杂,归属为被执行人、供应商、员工以及客户,物品中包含部分易燃易爆品以及危险品、大量起重机、洗车机等重型机器,还有正在维修、无法驾驶的汽车。
针对场地的复杂背景,执行前,徐汇法院执行局就预案多次集体研讨,不断完善预案并确定人员分工。经协调,加油站于执行当天停业。为消除安全隐患,徐汇法院联系辖区消防、公安、街道等部门形成执行合力,并建议申请执行人提前准备物品存储点、人员安置点,联系特保人员等做好相应保障。
执行一线 烈日、高温、狂风、暴雨中的12小时
执行当天,待总指挥一声令下,各控制组组长根据预案,带领小组成员及法警、近百名特保人员火速进入对应的管理区和工作区,对厂内人员进行实时控制,确保执行现场形势可控。
释法明理后,控制组进一步将各区域工作人员统一带至指定地点核对身份信息、制作笔录,逐一做好劝离工作,并引导部分居住在此的员工先行前往安置点。
临近午间时分,气温逐渐攀升至38℃,法官们额头上的汗珠还没来得及止住,灰色的制服就被汗水染成了黑色。执行法官、法警、公证人员、特保人员以及搬场工人穿行其中、各司其职,现场执行没有因高温而迟缓,仍旧进展得井井有条。
面对暴雨,在场人员毫不畏惧,法官们带领工作人员越挫越勇,不仅没有停下搬场的脚步,反而加快了执行速度。一箱又一箱的物品,快速清点、装箱,一辆又一辆货车,往返于现场和存储点。晚上9时许,随着最后几箱货品从汽修厂搬出,硕大的车间和仓库终于腾退完毕。
“感谢法官!”申请人从法官手中接下场地钥匙,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一幕,也宣告了徐汇法院此次腾退行动持续12个小时迎来最终胜利。
专项行动 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据了解,因办理难度大、执行周期长,强制腾房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中的“硬骨头”。为维护司法权威,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徐汇法院自2023年5月起,开展为期一个季度的强制腾退专项行动,努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次战高温行动是强制腾退专项行动的一个子行动。
截至7月18日,徐汇法院强制腾退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两个多月来累计出动执行干警超220人次,成功腾空不动产7处,腾空面积约3000㎡,对拒不履行腾房义务、抗拒执行的16名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制腾退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能动司法理念贯穿到执行工作全流程,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提升善意文明温度,以执行实效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徐汇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朱翔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张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