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思考”和“我讲”,华理学子今夏在修一种很新的学分
2023-07-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徐舟

今天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即将升入大二年级的徐乃佳在云南寻甸的第12天。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展爱心支教、开设社工小组活动,在柯渡重走长征路,拍摄云南寻甸塘子街道坝者村乡村振兴记录展,天天忙得不亦乐乎。拍摄Vlog,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议程,也是徐乃佳正在修的一种很新的学分。

“行走”的思政课、“思考”的思政课、“我讲”的思政课,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短板,这个暑假,华东理工大学正在进行一场名为“思政V课堂”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从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开始,精心设计各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以拍摄、分享Vlog视频展示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全面发展。

  // 大一学生在暑假里“修学分” //  

“通过Vlog视频的设计制作,感悟先辈的信仰之路,体悟他们的付出,思考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为中国的乡村振兴,现在的我们又该何为?这个夏天,既让我们深入理解和充分利用课堂的理论知识,更将其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们能够在实践中体悟真知,做到知行合一。”今天中午,记者连线徐乃佳时她这样分享成长和收获。

徐乃佳参与的正是“思政V课堂”的一部分。“‘思政V课堂’改革核心主旨就是开门办思政,强化问题意识,强调自主实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搭建大平台,建设大课堂,完善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说。

根据学校的改革方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从“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4门课中各拿出0.5学分独立设置而成,合计2学分,为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分在大一、大二两学年修完。

要收获这个实践学分,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需要“三步走”:一是“行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文化场馆、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回到家乡,身体力行,沉浸式学习“四史”,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二是“思考”,不能简单地看和听,而要了解实践场馆等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通过深入细致的实践考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感悟人生价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三是“我讲”,要以Vlog视频的形式记录实践过程,结合思政课的知识点和思考体悟,畅谈启发感想。如今,正是首批学生们大规模在暑假里拍Vlog“修学分”的第一个暑假。

  // 处处皆是“我思我行的课堂” //  

如何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做视频怎么办?为了促进改革增实效,学校针对这些可能会有的问题,周密考虑,整合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除了各相应院系、部门各司其职,积极提供优势资源之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还将其纳入“大创”项目计划以及推荐参加相应竞赛。

“‘思政V课堂’不仅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团队建设,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全面发展,用这种有情感、有温度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爱祥介绍说。

逛上海,看家乡,在“思政V课堂”的设计里,上海红色教育场馆、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事业单位等处处皆是我思我行的课堂。

据了解,目前学校已经设计了“重走信仰之路”“感悟发展成就”“品味文化魅力”“走进社会建设”“见证绿色发展”等5大类实践选题,并建设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教学环节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铸魂育人的效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徐舟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