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南戏撩开神秘面纱,“中国第一戏”要来宛平剧院了
2023-07-28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过去人们都说昆曲是百戏之祖,其实昆曲源于南戏,到清代才真正成熟。为了让观众了解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戏”南戏,宛平剧院引进了“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上海站),在8月9日到14日举行的文化周上,戏迷将领略南戏《张协状元》的风貌。

南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南戏产生后,很快向南北流布,衍变为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四大声腔”。大名鼎鼎的昆曲就是源于南戏,脱胎于昆山腔。而中国现在很多戏曲都可以看到南戏的影子。所以南戏又被称为“戏曲活化石”。

温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正诞生于此。近年来,永嘉昆剧团、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先后排演过《张协状元》,备受关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张协状元》被收录在明代《永乐大典》中。永嘉昆剧团演出的改编本,保留发展了原作以人做道具,一个演员扮演多个角色的演出风格,让人们领略早期南戏的演出风格。

南戏周的另一部大戏瓯剧《杀狗记》是四大南戏之一,还原了南戏的民间特性,采用风趣幽默的形式倡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让观众置身于“荒诞喜剧”之中。至于越剧《荆钗记》,也是四大南戏之一,讲述南宋时期温州状元王十朋和青梅竹马的钱玉莲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该剧目创作于宋元时期,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悉,文化周还包括一台专场演出。演出分《序》《南戏故里》《四时花开》《塘河戏韵》《时代之声》《尾声》六个篇章,集瓯剧、越剧、永昆、温州鼓词、民歌、木偶剧、少儿京剧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于一体,整台演出充满浓郁的温州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今年大年初一,在温州九山书会录制的央视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后,反响热烈。此次晚会是央视33年来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来到“南戏故里”温州。除了上海之外,“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系列活动还将走进北京、粤港澳等各大城市和地区,开展戏曲走亲、经典剧目巡演等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