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丨崇明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坚持把绿色作为崇明的基底本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崇明区专场,介绍崇明区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有关情况。
关键词 生态
绿色是生态岛的底色。崇明区委书记缪京表示,2022年1月发布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打造成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人民幸福生活典范。近年来,崇明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高能级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以更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崇明全力厚植生态优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月均浓度等主要环境指标持续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达标比例多年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持续加强林地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0.7%,森林面积为53.8万亩,排名全市第一。大力推进中国天然氧吧等生态文明创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深入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推进退滩还江,实施环岛防汛提标工程,深化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达到12种,鸟类种数增加到298种。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绿色转型。科学布局绿色能源供给消费体系,去年底,全区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9.3万千瓦,崇明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38%,居全市第一。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实现全区全覆盖,国内首艘新能源车客渡船投入运营。加快碳中和示范区建设,设立上海长兴碳中和创新产业园,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全周期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CCUS)创新示范项目正式运行,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42.2%。
缪京表示,下一步,崇明还将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标杆。坚持以厚植生态优势立区,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推动生物重要栖息地修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全面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创建,积极配合推进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进一步擦亮生态崇明名片。持续开展生态综合治理,实施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水系生态治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森林群落结构优化、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外来入侵物种整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建设。深入推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加强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深化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创建“无废城市”。
关键词 产业
生态岛如何发展亮点产业?崇明区区长李峻介绍说,崇明作为世界级生态岛,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都市现代农业和先进海洋装备制造业两个主导产业,以及比较有优势的文旅康养产业,努力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崇明案例。
农业方面,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引进中外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种源农业、数字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先后引进落地了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盒马南美白对虾基地等11个重大农业项目,更好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海洋装备产业方面,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瞄准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更好服务和支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驻岛央企发展,持续提升先进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显示度,加快打造千亿级海装产业集群。
文旅康养产业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以高端民宿为代表的旅游业,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努力将崇明打造成为富有魅力的户外运动天堂、健康疗养胜地。同时,崇明也在积极发展数字新兴产业、现代花卉产业和中医药产业,加快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李峻表示,未来崇明将牢牢把握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方向,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发展符合崇明生态岛定位的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农业
农业是崇明特色,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龚霞表示,崇明农业品牌建设,是在“品”上动脑子。
一是品类。“崇明注重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像大家知道的蔬菜类有崇明小青菜、崇明菠菜,广受欢迎;养殖业类有崇明白山羊、崇明清水蟹。这些品类上海市民欢迎,甚至江浙沪地区都欢迎。”龚霞表示,第二是品质,崇明农产品绿色认证率位居全市第一达90%以上,绿色指数全国位居第一。
龚霞介绍道,从去年开始,崇明打造了“优农三兄弟”品牌,利用崇明+地理标志的标识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标识授权、统一包装样式实现统一的标准推广。“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在全国都可以吃到在生态岛上‘优农三兄弟’的好产品。”
组团式发展也是崇明打造自身品牌的方式。龚霞介绍,目前崇明成立了蔬菜集团、白山羊集团,河蟹集团、米业集团,整合发展全力挺进市场,同时组建了如生猪联盟等,让崇明农产品品牌深入人心。
关键词 交通
崇明对外交通一直备受关注。缪京介绍道,目前,沪渝蓉高铁崇明段三号竖井基坑开挖正在推进,19公里崇明特大桥已经完成钻孔桩414根,整体工程形象进度完成约6%,预计2028年完成土建施工,2029年通车,建成后将融入全国高铁网;轨交崇明线南港、北港盾构机均已顺利始发,整体工程形象进度完成约10%,预计2026年完成土建施工,力争尽早通车。
未来,崇明将立足上海向北辐射“桥头堡”的地理区位,加快构建“外畅内优、高效集约、绿色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提升进出岛交通转换效率,高标准推进高铁崇明站、轨交陈家镇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我们目前也在进一步筹划新能源车共享汽车,不只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是要解决最后三、四十公里问题,更好满足大家岛内出行需求。”缪京表示。
二是进一步提升岛内通行能力,积极推进“四横七纵”骨干路网构建,加快推动公路网“骨干提升”、轨道网“枢纽锚固”、公交网“线网整合”、水运网“转型升级”。“将来两条线通行以后,轮渡线提升为旅游线,一方面保留通勤功能,另一方面挖掘其旅游功能,让大家到崇明有更多的体验。”
三是高起点谋划推进高铁、轨交“一站一城”功能开发,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动,进一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关键词 文旅
节假日中,很多市民选择来生态岛度假,崇明文旅新业态如何突破?近年来不少崇明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如何保障好游客体验?
崇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倪向东介绍说,近年来崇明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崇明以三大举措主动迎接文旅市场的新消费趋势。首先是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挖掘崇明特有的自然观光、乡村体验、民宿研学、美食文化、民宿特色民宿特色元素,打造了一批乡村文旅综合体、开心农场、乡村咖啡吧等网红打卡地,带来特色文旅消费新体验。
其次是培养文旅产业的新业态,引进培育了露营基地、房车营地、工业旅游、夜间游玩等产品内容,力争把流动的流量变成留下来的流量,形成崇明文旅新菜单。同时不断举办文旅主题的新节庆,今年下半年将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自行车嘉年华等经典活动。
近年来崇明民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品质品牌上,影响力不断提升。倪向东也表示,由于崇明的民宿地处广袤的乡村地区,因此在民宿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的相关设施承载量不一定配备到位。如停车、休憩、如厕等问题都需要完善,要通过推进整合周边资源,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争取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如在民宿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电网改造、污水提升、充电桩等多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