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上半年人均消费全国第一!上海怎么做到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31省份2023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以42870元居首位,同时,上海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155元,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4月29日至6月30日举办的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网络零售额日均47.7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6%。
上海跻身全国消费“老大”,怎么做到的?
老字号走进“外卖直播间”
新消费玩转AI
如何拉动消费?唯有跟上消费者的步伐来创新。数字经济大潮下,积极拥抱数字化趋势,线上线下同时发力。
172岁高龄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杏花楼,这次登上了潮流最前线的“外卖直播间”。在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指导下,此番美团外卖为上海餐饮商家提供直播、信息流支持、数字化经营培训、外卖管家等一揽子赋能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发起“老字号神抢手焕新计划”。
“神抢手”可以说是外卖版的“奥特莱斯”,上线仅一周,杏花楼的外卖销量周环比就增长达77%。“杏花楼虽然已经172岁,但我们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希望能抓住外卖直播的风口,为老字号在外卖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告诉大家,老字号也可以很潮。”杏花楼外卖业务负责人龚黎静告诉记者。
提振消费信心
政府部门在行动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信心,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
“我们区拿出财政资金,携手商场、商家投入约6500万元共同推出消费券代金券等优惠活动,全覆盖餐饮、零售、文体、亲子和生活服务,拿出真金白银大力开展真打折、真促销、真让利。”徐汇区商务委副主任唐晓琳介绍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2023上海汽车品质消费嘉年华闵行专场活动在浦江郊野公园拉开帷幕,集结闵行近30个汽车品牌、本地好物、宠物游乐于一体,为广大消费者打造更具沉浸式和互动感的看车买车体验。
崇明区则立足生态特色、商文农旅体联动,挖掘新客群、打造新场景、丰富新业态,于今年2月启动全年促消费工作,截至目前己筹集306场活动。以“乡村夜魅无限”为主题的2023崇明乡村夜生活节聚焦生态、温度、活力三大板块,通过创意夜游、浪漫夜秀等十大主题活动,联动崇明三岛夜间“网红”打卡点。
在第15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上海市体育局也将联合美团、大众点评发放500万元体育消费券,3000多家上海本地运动门店参与其中,共同点燃全民健身运动热情,促进体育消费增长。
旅游胜地靠拢Z世代
引入潮店日客流8万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国内旅游消费订单相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上海成为全国暑期最为热门的十大目的地之一。
老牌旅游胜地南京路步行街并未“躺赢”,而是积极向Z世代靠拢。南京路步行街持续引入一批头部二次元周边和潮玩首店吸引年轻消费者,客流中00后、90后、80后占70%以上,百联ZX创趣场成为全国“二次元爱好者”打卡圣地,单日客流最高时接近8万人次。
“本届购物节发挥了促进和扩大消费的作用,推出了一批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新地标。”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下一步,上海将联动一批重点展会、赛事、演出,持续开展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旅游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等“五个季”促消费主题活动。
“上海市场历来有旺盛的消费力,对于创新产品、服务、品牌和模式、场景都有着勇于尝试的热情,而且连购物也显示出不一样的思路。”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分析说,近两年,上海市着力打造的消费节庆、宣传IP以及部分新开设的商业综合体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都成为吸引市民打卡、消费的理由。高品质的、创新的商品和服务都能够在上海消费中获得大众的认可,并引领外来消费的热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