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他们奋战在47.5℃的地铁钢轨上,为乘客保驾护航
2023-08-1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再度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受暖气团影响,预计本市今天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5℃!

一级调度,二级调度,从公司到部门,85后地铁钢轨检修工杜辰杰和郑建国接到指令后,迅速从库房里取出检查锤和长扳手等工具,戴上草帽,背上十斤重的巡道包,顶着烈日,开始了漫长的高温巡查作业。

  == 钢轨温度接近50℃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上海地铁梅陇站场特种车辆线时,火辣辣的阳光正照射在铺满石子的钢轨上,穿着凉鞋的脚踩上去,都会有些许轻微的灼痛。

天气预报35℃,钢轨上远远不止35℃,轨温仪显示:47.5℃。钢轨上的高温会反射到人身上,更加酷热,站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人丹、藿香正气水、盐汽水,是钢轨检修工防暑降温的“标配”。

人怕热,地铁钢轨更怕热,因为高温炙烤会让钢轨膨胀变形,导致扣件等联结零件发生变化。“高温会导致胀轨跑道等隐患,如果连续出现3个瞎缝,就有胀轨跑道风险隐患,会影响轨向及高低。”杜辰杰一边用检查锤轻轻敲打钢轨,听声音就能判断螺栓是否紧固,一边用肉眼观察是否出现瞎缝,“如果两根钢轨高低有落差或者轨向不好,列车通过时就会影响乘车的舒适度,甚至对行车安全带来影响。”

轨温仪随时检测钢轨温度,一旦出现60℃以上的高温,钢轨就容易胀轨,那就要检查钢轨的轨向高低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生异常,必须用匀轨机将瞎缝拉开。

每天承受列车无数次的碾压,地铁钢轨的尺寸可能发生细微变化,每公里线路上,有30000多个扣件,任何一个细小部件都不能放过。

除了高温巡检、周检、月检,还有汛期也需要专项检查,主要检查排水设备和绿化标志标牌有无侵限隐患,“我们的工作就是防台防汛、防胀、防高温。”郑建国说。

  == 检测一天微信步数起码2.8万 ==  

杜辰杰和郑建国都是入行10多年的年轻“老师傅”了,钢轨检修需要两个人搭档,互相之间好有个照应,他们一个敲打检查,一个用长扳手拧紧螺栓,配合默契。沿着漫长的钢轨,一丝不苟地往前推进。

他们检修的钢轨有10公里长,分2组人,每组5公里,一天的微信步数起码2.8万。为了防止晒伤,他们还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在烈日的暴晒下,一会儿就湿透了,然后再晒干,再湿透,以至于工作服上会泛起一朵朵盐花。

2012年年初,刚从上海交通技术学院毕业的杜辰杰入职上海地铁维保工务分公司,第一年便有幸参加了大修改造施工——4号线海伦路站沉降支撑块改造。

这是工务人首次利用春节假期,停运组织实施运营线路局部大修整治。当时,寒风刺骨的高架桥上,绚丽夺目的烟花映射在大家的脸庞上,呈现出工务人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杜辰杰的心中,就跟眼下酷暑中在光带热反射作用下,钢轨上可以看到的水蒸气一样美丽。

自此,杜辰杰先后参加了5号线莘庄木枕道岔更换改造、1号线莘庄站站前道岔插铺、1号线莘庄站站后岔区及锦江乐园站岔区更新改造、梅陇站场大修改造等项目工程。

  == 不可替代的人工检测 ==  

如果钢轨出现异常,需要检修工手工进行测量。他们要将脸凑近钢轨,近距离观察发生变化的钢轨位置,然后把轨距尺架在钢轨之间,把固定钢轨的扣件拆除调整水平。这期间,检修工要徒手接触50℃的金属部件,戴着手套都烫手。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

在地铁梅陇站场,记者看到有一辆黄色的列车停靠在钢轨上,这可不是普通的列车,而是由轨道检查车等多节列车组成的“大黄蜂”。

与霸气变形金刚“大黄蜂”同名,并非浪得虚名,“大黄蜂”车队的成员们拥有轨道检查、隧道清洗、焊轨、钢轨打磨等多种功能,就像“大黄蜂”一样,使用时能释放强劲能量。如今,成熟运用钢轨探伤车的“大黄蜂”车队,已经可以大大减轻人工检测的压力。

据悉,钢轨探伤车配备钢轨超声检测系统、轨道状态巡检系统,作业时速可达80公里,效率远超人类。那么,未来机器人能完全取代人工检测吗?“一些钢轨探伤车检测不到的边边角角,仍然需要人工检测,车检动态数据和人工检查静态数据相结合才能更精准。”杜辰杰说。

根据气象预报,明天又是一个高温天,地铁钢轨检修工们随时待命,为乘客保驾护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