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残疾人友好书店推出“听阅读”,音乐是可以被听见的色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新华书店·逆光226非视觉文化书店运营已满8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有关“非视觉文化”的传播,逆光226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昨晚他们请来了古典吉他演奏家苏萌在书店里举行了一场名为“转角遇到乐光”的公益音乐沙龙,让很多视障读者感受到了“听阅读”的魅力。
苏萌成名很早,18岁就成为了获得欧、亚、美三大洲顶尖吉他赛事“大满贯”的第一位中国人。她的首张二重奏专辑《马拉卡伊比》中的同名曲荣获拉丁格莱美奖提名。在这场公益音乐沙龙里,苏萌同视障读者分享了自己至今艰难而辉煌的音乐历程。
苏萌说,她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音乐体验方式,引导视障人士换一种方式“看”世界。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晚会上的红色音调”“蓝色的矢车菊般的音调”这样的比喻。在苏萌看来,音乐是可以被听得见的色彩。如何让听众通过音乐来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演奏者传递的情感,想象音符传达出来的画面,是听觉艺术的精髓所在,也是她想推广和普及的内容。
“虽然视障人士无法看见世界,但希望音乐能成为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他们前进的路。”苏萌说。
另一位活动嘉宾韩颖是逆光226的名誉店长。韩颖曾是一名人民教师,但因一场眼底病变,造成双目失明。在短暂的沮丧之后,韩颖选择勇敢地走出家门,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由看书变听书,重返阅读世界。
韩颖一直在致力于新华书店·逆光为视障读者服务的“听阅读”。在她看来,在视觉受到阻碍的情况下,听觉是视障读者感受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韩颖特别推荐了逆光226书店中一个可供视障人士“听”电影的放映点。此次公益音乐沙龙也为现场听众带来了电影《盲琴师》里的一个片段。银幕上光影流转,画面一帧帧过去,银幕下的口述志愿者声音代替了画面,插入一段段语音讲解,以便让视障人士跟着口述进入电影的语境,感受无障碍电影艺术的魅力,“畅听”影视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