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崇明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2023-08-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视频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本次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举办。上海在崇明区同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实地参观走访。

    ※ 崇明东滩有望成为上海首个世界遗产 ※    

目前,崇明已经实现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88.6%、森林覆盖率超过30.6%,承载了全市约40%的生态资源和50%的生态服务功能,崇明区委常委黄晓霞副区长介绍道。

东滩位于崇明岛的最东端,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迁徙候鸟种群的生命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长江水系和东海近岸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和繁育场所。

崇明东滩目前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分别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鸟类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总面积696平方公里。

崇明东滩作为过境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均有近100万只次迁徙水鸟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经历年调查,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300种,其中鹤类、鹭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目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共77种,占保护区鸟类群落组成的25.67%,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18种,据监测数据推算,每年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的候鸟数量达百万只次,有12种水鸟的数量达到或者超过迁徙路线上种群数量的1%。

据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介绍,今年5月,世界自然遗产的咨询机构IUCN已经派出2位专家对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提名地开展了实地评估,将在推迟至2024年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届时崇明东滩有望成为上海的首个世界遗产。

    ※ 30年前的荒滩湿地变成新农村     

记者当天还实地参观了位于崇明岛东南端、紧邻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陈家镇瀛东村,这里是是崇明岛上第一个迎来日出的村庄。

从长江隧桥驱车前往崇明岛,出口处就有醒目标识:“瀛东生态村·瀛东度假村”。隧桥登岛后不需5分钟左右便到了瀛东村。

30年前,这里“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是白浪滔天的江海之汇和芦苇丛生的荒滩湿地。瀛东村人凭着“敢问江海要良田,志在荒滩建家园”的精神艰苦奋斗。30年后,这里风景如画、鱼米富盛、村民安居乐业,已经发展成为既有城市风光、又有田园诗意的新农村。

瀛东村依托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探索出了“两头统、中间包”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起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绿色果蔬、生态水产、花卉交易等产业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作为上海市郊最年轻(“合并村”除外)、人口最少、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瀛东村集体资产已经达到近2亿。据统计,瀛东村2021年实现全村生产总值4130万元,合作社经营收入239.37万元,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1.82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实现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民财产收入和福利待遇可持续性增长。

据悉,上海还将举办其他全国生态日配套活动。市生态环境局将联合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举办“2023年全国生态日上海宣传教育暨首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市绿化市容局将指导辰山植物园、古漪园开展生态日现场宣传活动;市规划展示馆、市自然博物馆、世博文化公园等将结合自身特色组织相关活动;各区发展改革委除参加主场活动外,会选择区域内与生态文明紧密结合的街道或社区点位,开展现场宣传活动,作为上海全国生态日配套活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