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银蛇奖评选结果出炉:39名40岁以下青年医生获殊荣
2023-08-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今年医师节到来之际,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主办,上海市医保协会等单位联合协办的的第19届“银蛇奖”评选结果出炉。22名杰出医务青年摘获“银蛇奖”,17名医务青年荣获提名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刘珅荣获本届“银蛇奖”一等奖。他们的导师,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和第六人民医院范存义教授荣获“银蛇奖”特别荣誉奖。

“银蛇奖”是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1989年设立。该奖项面向上海40周岁以下优秀医务青年,每两年评选一次。30多年来,“银蛇奖”对发掘培养上海优秀医务青年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才俊在这个平台上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已经有313位医务青年获此殊荣,29位一等奖获得者的导师荣获特别荣誉奖,323位获得提名奖。获奖者队伍中已诞生了9名院士以及一大批名医名家和著名学科带头人,有的还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这些德才兼备的医务青年,已然成为上海医疗卫生队伍中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

一等奖获得者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博士,1985年出生,专攻神经肿瘤,尤其是恶性脑胶质瘤,建立胶质瘤分子分型华山方案,阐明了多种WHO未定义胶质瘤亚型的分子特征,提出“分子分型在预后判断上优于WHO分级”的新观点;研发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的脑胶质瘤快速分子诊断系统,诊断时间仅需3分钟,准确率高达93%。

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刘珅博士,则传承六院“断肢再植”技术,完成断肢/指再植、显微皮瓣等手术千余例,促进从“保肢”到“保功能”转变;对“肘关节粘连”,建立治疗新技术,提高综合疗效;对“肌腱粘连”,阐明防治材料作用原理及机制,指导新技术和产品研发。

本届许多二级医院申报者的业绩也非常亮眼。如上海市嘉定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文广博士,在肝移植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后、小儿、急危重症患者等困难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率领团队年完成ERCP两千例以上,创建上海市首个日间病房ERCP诊治流程和ERCP专科日间病房,实现患者快速诊治及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今年医师节,这些可敬可亲的医务青年获得了荣誉,更感受了责任和担当。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在会上勉励获奖者:“获奖是医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需拼博。要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扬鞭奋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