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超:出于蓝,何必一定是青
2023-08-27 生活

创作中的褚超。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褚超的介绍是这样的:书法家、画家、诗人、独立音乐人……面对这样的介绍,你会如何定义这个年轻人呢?褚超出生在中国紫砂之乡——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父母都是颇有建树的艺术家。虽然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做陶刻是母亲建议的,但他的艺术成长却不走寻常路。如今他的那些独家创新的作品上线得物App,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引领了一拨新青年收藏潮流。

  艺术总有相通  

2019年,褚超在宝龙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的是他的书法。学了二十来年的书法,欧体、柳体、颜体,或者是王羲之、赵孟頫,褚超都不陌生。但是,他展出的书法作品,却与这些传统的书法作品相去很远。他说,艺术作品要有辨识度,要有自己独家的印记。他呈现给我们的字,头部的横笔特别粗壮,尾部,却细细地蜿蜒而下,每一个字都有着相像的面貌,这些字在纸上或紧或松地排列,使得满纸的方块字有了疏密,有了节奏,有了画面的感觉。

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褚超回小镇办了培训机构,教孩子们音乐、美术、舞蹈。辛辛苦苦干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办培训机构不挣钱。母亲对他说:你还是做陶刻吧。

褚超告诉记者,全国各地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只要是985学校的,毕业后都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工作,没有回乡的选项。而丁蜀镇不同,读完大学,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年轻人都会回到家乡,从事和紫砂相关的工作。

在丁蜀镇这样一个地方,褚超的陶刻上手很快,并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紫砂界有这样一句话:“壶随字贵,字随壶传”,再精美的刻字刻画,都不能喧宾夺主。褚超觉得,紫砂器具的字画应该要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于是,他专门在紫砂杂件上下功夫,将紫砂刻字刻画做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他觉得,年轻人可能不一定玩紫砂壶,但像公道杯之类的杂件,造型独特,陶刻精美,小物件,价格不贵,特别适合年轻人收藏。

褚超作品。

  收藏要有内涵  

今年,褚超又在宝龙美术馆办展了,这次展出的不再是书法,他办了个画展。不过也不是他父亲追求了大半辈子的中国画,而是丙烯油画。褚超很坦率地告诉记者,其实,他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油画,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褚超充分利用艺术的相通性,创作了一批好作品。

褚超创新地将他陶刻作品中的图案纹饰用到了油画的创作中。最典型的是《高尔夫球》系列,他把陶刻图案聚拢为圆形,抽象的高尔夫球展现了神秘而唯美的东方韵味,有了无穷的回味。《自由之行》则用陶刻或直或曲的线条,创造了另一种具有东方之美的艺术境界。这些画,你可以远观,可以细品,可以抽象出更加丰富的哲学意味,也可以挂在客厅,挂在书房,成为主人艺术修养很好的注解。

褚超有很好的人缘,也有很好的艺缘,他办画展,钟镇涛、黄晓明等演艺界人士都送来了花篮。他的作品出自于传统,却不拘泥于传统。记者问:你这些创新作品人们接受吗?他直愣愣地说:我展出的画基本上都卖掉了呀。

不过,他还是很体恤收藏艺术品的青年藏家,目前,他在得物App上线了一些陶刻紫砂杯、盖,好使得价格不那么贵。后续还会上线高价值联名紫砂壶及限量收藏品,给有实力的青年藏家更多的选择。“如果有实力,收藏品当然是贵一点的好啦。”对于青年收藏,他如是说。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