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亿!暑期档创历史新纪录
2023-08-31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6月1日至8月31日的92天,是电影行业传统的暑期档。随着8月最后一天票房再度破亿,这个传统大档期已经拿下了超206亿的票房,大大刷新了2019年178亿的票房,创历史新高。业界资深人士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这个新纪录最大的意义,是暑期档首次突破200亿关口后,给行业和市场释放出的巨大信心——天天有爆款,和单日票房天天破亿一样,都证明了只要给出好作品,市场就会有好反馈。”

  ◆ 票房创历史新高 ◆  

今年的暑期档,最直观的巨大亮点,自然是票房。截至8月31日晚8点,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暑期档的成绩已经达到206亿,历史首次突破200亿。同时,总出票量破5亿,总场次超过了3461万场,几项数据全部刷新了历史纪录。

这个暑期档,共有上百部影片定档。不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类型丰富度都呈现了电影市场迅速复苏的态势,作品涵盖了喜剧、古装、青春、悬疑、犯罪、动作、科幻、动画等多种题材。而其中的《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都是以现实议题吸引观众,前两部影片更是成为了暑期档票房赢家——单片均突破了30亿元大关。再加上《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今年一共有4部影片突破了20亿元,第五名的《长安三万里》票房也达到了18亿。

今年是文旅市场逐步复苏的一年。这个数据,跟此前相比,更能体现“含金量”:它比2020-2022年三年的暑期档总票房加起来还多,跟此前相比,也是涨幅惊人。据统计,2017年暑期档上映影片139部,最终票房为163.4亿,其中,《战狼2》以56.94亿的票房成为冠军;2018年暑期档影片138部,总票房为173.8亿,其中,与《孤注一掷》“同源”的《我不是药神》,票房高达31亿,成为现象级作品;2019年的暑期档影片130部,票房创下了近178亿的档期新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贡献了46.77亿,让人感受到了动画片的惊人潜力。

“今年成绩的好,来源于大家普遍的好。”一位投资行业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此前我们预测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可能能到140-150亿,毕竟文化市场还在缓慢复苏的状态,谁也没能想到,最终会井喷成这样——今年过去了8个月,但这3个月的战绩,完成了全年已有额度的一半!”

他所说的“缓慢复苏”的预期,是基于今年春节档和五一档的表现。今年春节档成绩不错,最终以总票房67.24亿的成绩,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随后,今年的五一档则成为“史上最挤五一档”,18部新片组团上映,喜剧片《人生路不熟》逆袭《长空之王》成为档期票房冠军,最终五一档获得超15亿的票房,位列中国影史五一档总票房第三。“按照以往的惯例,要破纪录,几个大档期其实会一起破。”这位分析师说。

  ◆ 口碑爆款不断档 ◆  

除了数字上的亮色,今年的暑期档爆款不断,更是让人惊喜万分——国产片以高品质、高口碑、高话题度撑起了今年的暑期档。面对日益成熟的观众,国产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叙事手法方面,都在累积成功经验,尤其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照,成为了暑期档的亮点。

今年的暑期档“五强”,部部是高口碑作品。6月上映的《消失的她》,为暑期档赢得了开门红,它具备强烈的“陈思诚风格”。陈思诚及其团队持续深耕类型片领域创作,在悬疑类型片领域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不同于“唐探”系列“悬疑+喜剧”、“误杀”系列“悬疑+情感”的“悬疑+”组合模式,此次电影《消失的她》勇当类型探路者,采用了更加戏剧化,更接近纯粹悬疑推理的叙事模式。影片极致悬疑的风格自上映以来,让观众印象深刻。悬疑之外的表达与思考以及情感羁绊的力量,也引起了观众的热议。陈思诚更是在特辑中真情流露,自己会通过不同的尝试、不同的类型一如既往地去爱电影,“因为每一部电影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崭新的。”

随后接档《消失的她》的是陈思诚好朋友王宝强的《八角笼中》。该片改编自真实的“波恩格斗事件”,但创作者在改编故事时,并没有将故事一味往格斗比赛上引,而是将重点放在影片的现实性上,有专家分析说,“《八角笼中》像是《我不是药神》和《摔跤吧!爸爸》的结合体,影片讲的是我们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遇到的困境,有了这个现实基础,王宝强就拿到了胜利的钥匙。”

事实上,这部电影至今仍有“长尾效应”,王宝强也仍然在坚持路演,可能也正是期待能将电影中的力量,带给更多的普通人——《八角笼中》中,无论是组建俱乐部时的困难还是面对巨额赞助费的无奈,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从未停止向生活挥拳,充满韧劲、力量的故事也让观众触动颇深:“电影中粗糙原生态的呈现,略带悲悯的人文关怀,底层生命的呐喊,那种永不言弃的韧劲和朴素的奋斗精神令人振奋。”影片中,马虎、苏木等孩子们的“破笼”也为观众们带来了前行的力量:“面对质疑,面对困难,积攒能量,一步步去奋斗去改变”,“主角真挚的纯粹,在绝境中不断挣扎,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吧! ”

接档《八角笼中》的《长安三万里》作为一部动画电影,浪漫诗意肆意流淌,大唐群星绚烂银幕,呈现李白和高适一生相交的动人往事,和他们与杜甫、王维等大唐群星的盛世风华,以及中国传统诗歌与文化的无穷魅力。影片168分钟的片长,包含了48首唐诗,却丝毫没有对小朋友形成困扰,相反,很多家长和孩子将《长安三万里》作为观影首选,帮助人们具象地了解唐朝气象,很好地展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随后的《封神第一部》,很好地展示了什么叫“先抑后扬”。上映之前,它被普遍质疑为“烂片”,但随后迅速走出了漂亮的上扬曲线。事实上,这跟乌尔善导演团队对待创作的态度有着巨大的关系。《封神第一部》采用了殷寿父子和姬昌父子两个家庭作为影片矛盾的主线,是影片在叙事上最大胆的创新;而在电影创作上,乌尔善为这部神话史诗系列耗时十年,不仅带领团队遍访豫、陕、晋等地的殷墟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等商周历史文物博物馆及宫观古迹,还聘请历史专家学者为团队做了“封神”和商周历史方面的解读;在演员选角方面,为了更好地诠释影片中的“质子”角色,剧组从全球海选的15000人中甄选出20多位年轻演员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严苛的选拔和训练最终才将如此鲜活生动、呈现在大荧幕之上,将观众带进宏大奇崛的“封神”世界。

上映已经24天,仍然保持在头部位置的《孤注一掷》,在暑期档的最后一天,反超《消失的她》,成为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两部作品均突破了35亿元。在猫眼专业版和灯塔专业版上,它的最终票房预测都在40亿上下。该片由宁浩监制、申奥导演,电影以程序员潘生、模特安娜被骗至境外诈骗工厂后奋力逃生的故事为主要线索,同时讲述了诈骗受害者和反诈警察的故事。在影片筹备期,导演申奥和团队采访调研了很多受害者以及奋战在反诈一线的公安干警,通过采访、收集资料,形成一个超大体量的资料库,从中汲取、精选典型案例进行故事改编。同时,这部影片有着巨大的关注度——在缅北网络诈骗被关注的这几年,《孤注一掷》踩到了当下的热点,内容精准拿捏到观众的心理,引发不同群体共鸣,观众纷纷带动更多亲朋好友走进影院提升反诈意识,“男女老少通吃”让该片在受众面就远远领先于其他影片。

“爆款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日冠的宝座过一段时间就换人,也让我们都看‘呆’了。”一家百丽宫影院的经理告诉记者,“最关键的是,这些口碑爆款,都是实打实观众用票堆出来的,不是靠炒作诞生的。”

  ◆ 最重要的是信心 ◆  

这个暑期档好得让人“意外”,而最终的大“意外”,是由一个个小“意外”组成的。

以《八角笼中》为例。一开始就有观众质疑,“《八角笼中》不是和《消失的她》同期上映的吗?”7月6日才正式上映的《八角笼中》,其实从端午档期就开始不断点映,一度因“破坏规则”引发行业争议。该片在端午档三天点映收入6600余万元,不算理想,口碑也未能引爆,甚至有媒体评价“王宝强新片遇冷”。然而该片正式上映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它已突破22亿元,远高于此前预测的7-10亿元。

无独有偶,片长168分钟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虽然电影口碑不俗,但有人担心曲高和寡——讲唐朝诗人的电影,还能在短视频泛滥的年代,找回大家的“诗兴”吗?上映之初,很多人以为它难以突破近年来国漫电影5.5亿元的“票房天花板”,但影片上映9天逆袭《八角笼中》,拿下当日冠军,至今它又拿到了约18亿的高票房,让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为它开心。

更大的意外,来自《封神第一部》。公映之前,它的信息实在太少。仅有的宣传点,都在围绕“30亿大制作”“中国《指环王》”“陈坤黄渤群星云集”等方面,听起来就是“烂片标配”。看片后,观众也有不少吐槽,“一些特效像游戏,很五毛”,“黄渤演的姜子牙实在让人接受无能,毫无仙风道骨的感觉”。这些,都影响到了它的开画表现。

然而,这些吐槽随着“大场面特效太赞了”“原来明星都是配角啊”等反转言论的出现,渐渐消散,观众们看到了典型的中国父子“哲学”,看到了乌尔善打造中国神话体系的决心。如今,近25亿的票房逆袭表现,再一次证明了好片子遇到烂宣发,也不用太愁,“市场上伯乐太多了”。

当然,最大也最有可能让观众忽视的一个“意外”,是好莱坞大片的暑期档的表现。从《蜘蛛侠:纵横宇宙》《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开始,今年好莱坞有《碟中谍7》《芭比》《巨齿鲨2:深渊》等一批作品在暑期档上映,然而,成绩最好的是中美合拍的《巨齿鲨2》,如今有超过8亿的票房。跟国产片相比,好莱坞的惯用套路,越来越难被中国观众买账,这也让国产片越来越有信心。

“这个暑期档,我觉得电影行业最大的收获,就是信心。”一家电影公司的宣发经理告诉记者,“一是投资信心,很多人担心影视行业不再具备投资价值,事实证明它仍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一是观众信心,这两年电影行业对口碑的追求,越来越凸显正面意义。目前,今年的总票房已经接近430亿,我觉得,600亿完全可以想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